6月7日,记者刚走进资中县水南良种猪场,场长黄明就大倒苦水:“猪场是2004年猪市最好时兴建的。累计投入60万元,谁知去年刚运转就亏损20万元,今年还没过半已亏了9.7万元了。”
消毒后走进圈舍,记者发现栏里的仔猪都很壮实。“一般来说,五六十斤就可以出售,现在栏里的两百多头中有80%早就可以出栏了,其中有70头已经超过100斤。”黄明告诉记者,今年只卖出了几头,在和自己打交道的猪场里,约一半的已经关门,他们的总存栏量也下降了80%。黄明成了少数维持起走的猪场主,“前期投入太大,如果放弃,就血本无归,现在就指望猪市赶快回暖。”
普通养殖户状况如何?在内江市中区史家镇干田村5组,组长阮方槐2004年出栏肥猪100多头,创收10余万元。村民们看到养猪“有搞头”,纷纷跟进。“全组76户人里,以前有60家养猪户,而今年已经萎缩到20户了。”
这一现象,在该市一份调查报告中得到了证实。全市的两个纯繁场,今年一季度种猪销售同比减少50%以上;调查的11个制种场,出售种猪同比下降16.5%;调查的19个商品猪场,一季度生产量则同比下降36%。
资中县畜牧局范嗣湘说,去年起肥猪价一路走低,今年5月该县达到最低点2.1———2.2元/斤。他分析主要原因是,前两年生猪生产发展太快,国内市场饱和,供大于求;同时去年药残、疫情等事件因素,造成俄罗斯等方向的出口受阻。
价格的大起大落,受伤的是农民。资中县畜牧局开发了养猪保险、贴息贷款、发展猪—果—沼循环养猪模式等多种途径,保护养殖者。但县畜牧局负责人向记者坦陈:这些措施的力量和效果都是有限的。
与此同时,一些养殖场和农民开始了自救。资中县走马镇瓦子坳村农民叶厚泽告诉记者,现在周边的农户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养了,二是缩小规模,三是开始补栏,第三种人很有胆识,他们预测当前存栏少,下半年出栏也就少,价格肯定回升。
记者接触的不少场主,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对市场的预测。黄明场长还经常上互联网,收集各种信息,他希望政府既要关心生猪生产,也应该多关注农民的销售等服务问题。
采访中,畜牧系统一些干部认为:大可不必失去信心,毕竟我国的畜牧产业发展是不够的,当前面临的是养殖结构问题的市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