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14年的行业的巨亏导致猪市重新洗牌,大量中小散户被迫退出,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规模企业和大企业加快布局猪业,2017年规模化率已达到58%。其中大部分规模企业产能已于18年开始释放,这也是为什么自3月份以来猪价长期走低的原因。因此,只有到过剩产能彻底清除的时候,猪价才会真正上涨,行业进入景气周期。而目前2018已过去一大半的时间了,行业去产能进程发展到哪一步了?
淘汰母猪屠宰量大幅增加
图1
由上图可以看出,3-4月份淘汰母猪屠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76262头提升至211053头,涨幅达176.7%。但是之后由于5下旬-6月猪价有回暖迹象,淘汰母猪屠宰量下降,截至6月淘汰母猪屠宰量为18.6487万头,但仍处于较高位置。
同时,目前这种母猪淘汰属于主动淘汰,主要是通过淘汰生产性能相对较差或者高胎龄的能繁母猪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淘汰的主体多数是中小散户,生猪产业集团和大型饲料集团更多的是在稳定生产,甚至依旧在逆势扩张。
能繁母猪存栏环、同比持续下行
(图2 来源:新牧网)
由上图看出,能繁母猪存栏自17年5月开始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同时农业部数据显示,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12.9%,据推算,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226.16万头,环比减少42.49万头。能繁母猪持续减少代表着补栏积极性在降低,同时淘汰产能积极在增强。
二元母猪补栏积极性逐渐衰退
图3
由上图可以看出,二元母猪价格自16年9月份呈现下滑态势,这表明补栏积极性在逐渐下降,截止2018年6月27日,全国二元母猪价格为29.65元/公斤,较2014年和15年最低价格仍显高位。
图4
同时我们根据二元母猪价格与生猪价格比走势图,可以发现,从15年8月开始呈现回升态势,意味着开始进入产能扩张阶段,而16年6月-17年5月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二元母猪价格与生猪价格比上升幅度较大。今年的补栏高峰在1-3月,之后随着生猪价格的走低,二者比价开始快速回落,补栏大幅放缓,但仍高于行业历史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2018年上半年生猪行业去产能已迈出第一步,但是目前大多养殖户是主动淘汰能繁母猪,来达到种群结构的优化,而随着生产性能的提高或导致下半年淘汰规模进一步缩小。并且,当前后备母猪补栏进程仍在缓慢的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