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周以后,豆粕1609期价在3天以内已跌穿多条均线支撑,跌破前期高位盘整的震荡平台下沿。而早在6月10日,美豆主力合约就在触及到两......
进入本周以后,豆粕1609期价在3天以内已跌穿多条均线支撑,跌破前期高位盘整的震荡平台下沿。而早在6月10日,美豆主力合约就在触及到两年内高点的1208.4之后走上了回调的道路。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跌幅达到13%左右。极端天气影响的是什么?如果单从本周短期的大幅下跌行情去分析,很容易跟近期国内大幅度连续降雨的极端天气联系到一起。但是,如果从基本面实际情况出发,本次水灾对于豆粕的影响有限。 受洪水影响,禽类,畜类的存栏量确实有所减少,但是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损失的猪,牛,羊的数量都是在几千头左右。至于灾后的疫病预期,虽然疫病容易传播,但就算发生事态扩大也仅能扩散到非产区。 因此从整体来看,水灾对于豆粕实际的影响只停留在一些工厂生产和实际物流及库存层面,对需求实际的减少量就显得微不足道。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禽畜类的存栏量,本次水灾对于水产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在短期内,实际需求量受到明确影响的是菜粕而非豆粕,这一点从本周的盘面跌幅中也有所体现。美豆下跌是为何?刨除掉短期国内极端天气的影响,我们把目光转向美豆。美豆从1200美元附近位置的下跌,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是季节性的天气升水被证伪。美国今年的干旱主灾区不在大豆玉米小麦产区,而是在南部的德州和加利福尼亚,中西部温度略高,但降雨适宜,这反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从对8月份的气候预期来看,原本预计8月份美国以偏干旱为主,相较于正常温度,气温要高3-5度左右。但是时至7月,美国的干旱预期并没有兑现的苗头,反而气候有些好转,近期美国地区天气以阴转雨为主,气温也没有预期的高,因此,市场目前对于8月美国产区干旱的预期抱有质疑的态度,对USDA将下调单产的预期的逐渐减少。南美近期情况如何南美方面,由于货币贬值,包括巴西等大豆产区,大豆的收购价已经涨至相对较高的位置。因此当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相对较高,市场对南美未来大豆供应量上升的预期相对较浓。但是,目前核心的矛盾与美国一样,也是8月份的天气问题,如果干旱的预期没有兑现,那么对大豆价格的压制力还是相对较强的。 最后,从持仓方面分析,基金2个星期前持净多单的数量达到22万手。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对未来天气悲观预期下,多方形成的较为明显的拥挤头寸。一旦悲观的预期没有兑现,或者说出现难以兑现的可能,多头相继平仓导致的踩踏现在就形成了近期美豆大幅下跌的行情。核心交易逻辑:关于天气的预期和证伪在此,我们对此前美大豆上涨的基本面逻辑进行简单的梳理。首先是对美国46.7单产的质疑,在天气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预计单产无法达到预期,然后导致美豆库存消费比预期(6.6%)也无法达到。此外,南美方面,预计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在干旱天气的预期下,预计南美的供应会更加紧缩,从而把需求量更多的转向美国,导致整体大豆市场的供应更加紧张。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主要的逻辑都围绕在天气上。从前期多头凭借对天气悲观的预期强势做多,还是近日空头在悲观天气被部分证伪后的高位反击,无疑在天气问题上的博弈已成为近期大豆市场的上举足轻重的重头戏。 从近期持仓以及近期天气的情况来看,目前阶段,对于天气过分悲观的预期已经得到证伪,这就意味着无论是美国还是南美地区的产量,在下半年中都将会出现超出预期表现的可能,再加上前期堆积的过分拥挤的多头头寸,在做多逻辑渐行渐远时相互踩踏的效应更会对盘面价格的继续下行起到助推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美豆价格仍有下行的空间,这将对豆粕的价格起到很强的压制作用。 此外,大豆与玉米的比价问题也值得关注。近期,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下跌,比价目前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位置。由于蛋白类饲料中,大豆与玉米具有相互替代性。因此,比价的持续走高,本身对大豆以及豆粕的价格会形成一定的压制。如果比价维持高位,基本面上豆粕的用量也不排除被玉米替代的可能,对豆粕的需求量会起到压制作用。 回到对豆粕走势的判断上,我们认为,近期主要的交易逻辑仍然是天气。而在悲观天气预期遭到证伪的同时,市场情绪也逐渐由多头向空头转换。再加上大豆玉米比价以及压榨利润骤减,国内需求因水灾而出现悲观预期等情况的共振,预计短期内豆粕的跌势到目前的位置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