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其他 » 正文

复合维生素销售金额增长的黑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3-07  浏览次数:460
  摘要:中药归经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是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归经理论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现已探索出几种研究方法,它们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均不能独立解释中药归经的实质。
中药的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经理论的形成,是中医药长期实践的结果,是用药经验的归纳。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多为文献整理,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的快速发展,试图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日益增多,但由于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深邃的古代哲学内涵,与基于解剖学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大不相同,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未取得重大突破。
1中药归经的概念
中药归经学说是以药物作用于病位发挥作用的临床实践为基础形成的。这里的药物是指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传统药物,其药性是针对原药或炮制品在天然成分比例的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属性而言。
“归”在辞海中除“返回”之意外,还有“向着一个地方聚拢”和“属于”之意,在这里的“归”属后两个意思,即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而“经”,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在这里是“经络”或“脏腑经络”统称,十二经之意[1]。归经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即一种药物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药物标明归某经或某几经,但不等于不能入别的经。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其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而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是解释中药作用机制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清代名医徐灵胎指出:“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对中药归经理论的阐明也有助于开发靶向制剂、控释制剂等中药新剂型,降低中药可能的毒副作用,合理配方,提高中药复方制剂的有效性。
2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研究中药归经的实质即是研究中药怎样发挥作用,药物怎样选择性的趋向于某些脏腑经络,又通过什么环节发挥作用。我国科研工作者从文献和实验研究方面,对此进行了考证与验证,进行了探索,大致有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2.1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和中药归经
现代研究证明,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其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发挥作用。结合中药归经的涵义,许多医药工作者通过现代药物动力学的技术,观察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在体内脏器的分布特点,以此来说明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中药归经的关系,从而揭示中药归经的实质。该研究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有同位素示踪、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
例如:郭顺根等[2-4]人采用整体放射自显影,光、电镜放射自显影,液闪测定和图象分析仪等先进技术从形态学角度对几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排泄方面进行了定性、定位和定量以及与归经关系的实验研究,观察到这几味中药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分布与其所归经所属脏腑基本相符。陆光伟[5]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23种中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其记载归经所属脏腑基本一致和大致相符的药物占87%,而与其归经所属脏腑无直接联系的仅占13%。表明中药归经与其有效成分在所属脏腑的高浓度分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根据这种研究的结果来推论,中药归经的实质是指药物活性成分在体内某些脏器的高浓度分布。
但是这种以有效成分的脏器分布说明归经的实质,混淆了中医脏腑与解剖脏器在概念与内容上的差别,此外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①中药归经是从临床上疾病对药的治疗反应中总结出来的,而实验室都用的是生理状态下的动物,这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药物在病理状态动物体内的过程。樊氏等[6]研究磷酸川芎嗪(TMPP)分别在正常及急性局部血瘀证犬动物模型体内的药动学情况时,发现TMPP在急性局部血瘀证犬体内分布速率及总清除率显著延长,其药动学参数与正常动物的相比差别很大。另外刘晓勤等[7]对CCL4肝损伤大鼠的研究结果表明,肝损伤对川芎嗪药代动力学产生极为明显的影响,表现为TMPP消除明显减慢,消除半衰期显著延长,分布容积变小;②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包括生物碱,甙类,挥发油,萜类,内酯,醌类,氨基酸,树脂,鞣质,糖类,淀粉,植物色素,蛋白质,酶,油脂和腊,甾醇,有机酸和无机成份等[8]。而一味中药几乎就是一个小复方,其进入胃肠道后除了肠道菌群对中药产生作用外,还有肝脏的首过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测定某些中药标识成分或有效成分,不能确切地模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曲线及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而且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杂质的成分对某些疾病可能是有效成分,同一种成分的不同形态则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生理作用[9];③不同的中药含相同的成分的情况很多,但并不都归属于同一脏腑经络,这就提示有可能成分与成分之间有协同的作用。如三七和人参同属人参科的植物,在化学物质含量方面,两药所含的皂甙成分有相同之处,而且其多糖和微量元素等成分也有相同之处,但两种总皂甙中各皂甙的比例却不同,这可能是造成三七和人参在滋补方面有相似的功效外,还具有消肿止痛,止血化瘀的疗效,而且两药的归经也不同,人参归心、肺、脾,三七归肝、胃经[10];④同位素不一定都可以标记在发挥药效的成分上。如有一些有效成分的结构不适合同位素标记,或被标记的成分在体内分解后,分解的有效成分可能不带有被标记的部分,还有一些药物和机体发生反应产生新的有效物质后,也不能被标记上,这些都可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2.2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与中药归经的关系
微量元素分析法是通过剖析中药中某些特异性元素的浓度,并结合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脏腑组织的分布特点及作用,来解释“归经”,以推测微量元素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柴氏[11]发现许多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中酶、激素、维生素的重要成分,参与机体的正常代谢,直接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并认为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性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微量元素的归经假说”。朱氏[12]通过对多种补肾中药(补骨脂、肉苁蓉、熟地、菟丝子、何首乌、女贞子、山茱萸、仙茅、杜仲、锁阳、续断、枸杞子)的微量元素测定,证实其中含较高的锌、锰络合物,而实验证明内分泌腺和介质合成的部位以及下丘脑均有很强的摄锰能力,特别是肾上腺、甲状腺、垂体。而锌则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固有成分和功能单位,并在性腺和生殖器富集;同时,丘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也与锌密切相关。如果缺乏锌、锰则会导致一系列肾主生殖发育功能系统的病理性变化。此外,由于锌、锰所导致酶活性下降,出现的蛋白质及核酸代谢、免疫功能低下等一系列症状与中医肾虚证候相似。因此可以设想补肾药是通过锌、锰“归经”而达到补肾作用的。徐氏[13]对明目中药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归肝经的明目中药富含锌、锰、铜,而且这些微量元素的浓度与属肝经的眼组织之间恰好呈正相关性。而动物实验证实眼组织中富含锌,总量超过1421μg/g (干重),锌还是维生素A代谢所不可缺少的;锰则对视蛋白的合成起催化作用;而铜离子是黑色素合成时酪氨酸酶的重要辅助因子,也对视觉起着重要作用。没有锌、锰、铜的参与,视觉便不复存在。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的观点,“肝开窍于目”,明目中药多入肝经。这说明明目中药是通过微量元素锌、锰、铜的“归经”而达病所和产生治疗作用的。
但微量元素是怎样向组织器官迁移、富集和亲合,尚缺乏深入研究。而且并非对所有药物的药理作用均可用微量元素来解释,如首乌的乌发作用与其含钙、锰的量有关,补血与含较多的铁有关,但丹参、黄芪、丁香、寄生、红花、细辛等含钙、锰、铁的量比首乌多,却均没有乌发补血的作用。中药的微量元素含量一般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在不同的地区,同一种药材的微量元素含量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另外,在汤药中微量元素一般和有机物结合在一起发挥药效[14]。因此,用中药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含量来研究归经有失偏颇。
2.3 环核苷酸检测法与中药归经
郑氏[15]报道:环核苷酸cAMP、cGMP是细胞内调节代谢的重要物质,两者具有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生物学效应。正常情况下,二者必须维持一定的比例,若比例发生改变(偏高或降低)就会引起机体功能失调而导致疾病,这与中医的阴阳学说非常相似。因此以脏器环核苷酸水平为指标研究归经的方法有其客观性。研究发现许多中药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而起作用,从环核苷酸的含量变化,可观察到中药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对疾病的疗效。又因各脏器组织中cAMP、cGMP的含量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各相应脏器组织细胞功能的某一动态平衡状态。因此,根据药物进入机体后各脏器组织中环核苷酸浓度的变化,来判断该药对不同脏器组织的影响大小,则能从中反映该药对不同脏器组织的特异性选择作用。王氏 [16]也认为药物作用机体后,可以通过测各脏器组织中环核苷酸浓度的变化作为中药归经的依据。其用五味子、鱼腥草、汉防己3味药的水煎剂给健康大白鼠灌胃,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动物脑、肺、心、肝、脾、胃、肾、膀胱等组织中的cAMP、cGMP含量,经统计分析还发现,cAMP、cGMP浓度以及cAMP/cGMP值有显著变化者之相关脏器,与各药归经的关系非常密切。这表明环核苷酸的浓度变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对某脏器的选择性作用,此种方法所得出的归经结果是较为符合传统理论认识的。
此法从分子水平探讨了中药归经的原理,以内源性调节物质环核苷酸的检测为对象,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法及原理在一些方面也有缺陷:①实验所用的为健康动物,而健康动物对药的反应和病理性的动物对药的反应不同,所测的环核苷酸必然有很大的差距,不能真实的反映结果。而武氏[17]以cAMP和cGMP为指标研究了病理状态下的补肾复方归经,得出了cAMP/cGMP比值变化明显的脏器与补肾方药传统的归经基本相符的结论。使这一种实验研究方法得到一定的完善。②机体除了通过环核苷酸起调节作用外,还通过甾类等其它物质发挥作用。③环核苷酸须激活相应的蛋白激酶才能发挥效应,单纯量的多少不能说明其作用如何。
2.4 受体学说与中药归经理论的关系
王氏[18]从分子药理的角度理解,认为归经理论可以从现代的受体学说来认识。生物大分子作为体内的内源型调节物质,具有特异的空间结构和构象,药物小分子由于受结构、构象的限制,只能与某些受体反应,而表现出相应的作用。中药进入人体后,由于受受体性质的限制,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受体,表现为某一种或某几种效应,这与中医药理论上的归经极为相似。叶氏[19]也认为,归经与受体学说对于强调药物对人体的特殊选择方面是一致的。只是归经主要从药物特性的角度出发,说明它对脏腑经络具有选择性的性能;而受体学说则是从人体组织器官的角度出发,说明它对药物具有特殊的敏感作用。这两种认识方法,可谓是“异曲同工”。中药归经是总结药物效应定向、定位的选择作用,加之绝大部分中药均具有配基的条件,所以将受体学说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中药归经的研究是可行的。
如附子中的去甲猪毛菜碱对α-受体和β-受体都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另一成分氧化甲基多巴胺亦有强心、升压作用,为α-受体激动剂,这点在这一方面论证了附子归心经[20]。又如槟榔可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可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使其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旺盛,使食欲增加,若从受体理论看,槟榔为M-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胃肠可以产生兴奋作用。这与中医药理论中的槟榔归胃、大肠经是一致的[20]。 .
然而,单用受体学说来揭示中药的归经,不可能阐明其全部奥秘,因为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但运用现代受体学说的含义、思路来寻找中药有效成分在器官组织中的特异性受体,对将其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未见到以受体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实验研究报道。
2.5 中药的体内代谢与中药归经的关系
施氏发现许多药物的归经情况与该药的体内代谢过程密切相关。他采用统计分析法,将每种药物的归经数(X)作为一个变量,其中体内过程与传统归经理论相一致的经数(Y)为另一个变量,以直线相关数r判定吸收、分布、排泄各项中药动力学与归经的相关性。然后检测器官、血液及排泄物中的中药成分或代谢产物,得到的结果表明,32种中药无论是吸收、分布、排泄,从总体看还是从某个环节看,其与药物的归经情况密切相关[21]。
此种方法认为药物的生化转化和利用必须以其分布为前提,提示了中药归经作用可从血药浓度的变化上反映出来。这种方法是一种研究归经理论的有效途径,但对于未经分离提纯的中药提取物来说,选择其中的某一成分,采用体内浓度法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所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难以全面准确的反映中药提取物在体内的过程[22]。应用此法时须注意:①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影响很大,如病理状态和中医证候的不同,给药方式和剂量的不同均可影响川芎嗪的药动学参数[23]。②药物对机体起作用的同时,机体对药物也有作用,不能将机体看作是简单的化学提取器[24],所以在检测血药浓度和排泄物时,可能会忽视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后产生的一些与原药成分的性质和结构差异很大的物质;③给动物灌胃使用的药物尽量保持与原药的成分及成分的比例相一致。
2.6以药理作用来认识药物的归经:
中药归经理论来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以疗效为基础,中药药效的研究应该是归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药物对某经某腑的药效就是归经。有人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分析其药物作用与归经之间的关系,发现中药的归经与它的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如李氏等[25]将429味常用中药按其药理作用进行分组,统计各组药物的归经频数。结果表明,中药的归经与其药理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表现为抗惊厥药入肝经;止血药入肝经;泻下药入大肠经;化痰、止咳、平喘药入肺经;利尿药入膀胱经。这些药物的归经,均与中医理论相吻合。高氏[26]也研究了中药当归、红花的药理作用与其归经的关系。当归对血液循环系统、子宫平滑肌、机体免疫功能均具有相应的药理作用,与当归归心、肝、脾经的关系密切。因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妇人以血为本,子宫与血之关系最为密切;脾为后天之本,而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与脾相关。由此可知,当归入心、肝、脾经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同样,红花入心、肝经与其对血液循环系统和子宫的药理作用分不开的。表明归经学说是古人在对脏腑功能认识的基础上,着重说明药物作用的部位。
这种方法从药效入手,结合中医脏腑理论,研究中药归经,符合归经理论源于临床诊疗的实践以医疗为基础这一基本观点,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更体现了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而且符合中医的整体观[27]。但中药疗效法亦有其缺点:测定较为复杂,往往难于找到能够灵敏而准确地测量疗效的药理指标,中药的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一种中药选择不同的药理效应指标,其药理参数往往不同,因此,测出的药理学指标并不能代表或完全代表该药的全部疗效特点[28]。
2.7磷酸二脂酶与中药归经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 ,PDE)是环核苷酸cAMP、cGMP的水解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DE是调节环核苷酸水平的关键。中药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而起作用,那么中药就有可能通过PDE调节环核苷酸水平,进而调节机体的机能。目前的研究证明,哺乳类动物组织器官中至少分布有14个亚型的PDE同功(工)酶[29],PDE最大的特点是,不同组织中同功酶的细胞分布与亚细胞定位不同,具有不同的酶动力学与理化性质,有不同的底物特性、对激动剂与抑制剂的敏感性也不同[30]。中草药作用的最大特点是其对整体机能(阴阳)调节的普遍性和对脏腑机能调节的特殊性(归经),因此,能比较全面反映其归经本质的指标应具有存在(分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效应的多样性与特异性及可调控性并兼顾脏腑经络的联系性。PDE同功酶这种在分布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效应的多样性与特异性及可调控性能够较好地反映中草药作用的特点,比cAMP和cGMP能更好地作为归经研究的重要指标。目前我们正在做这一方面的研究。  
3 结 语
综上所述,中药归经现代研究方法虽有诸多新说,但多半以着重研究中药归经的原理为主,主要分两大类的研究[30]:一是体内分布法,主要从归经与有效成分、归经与微量元素、归经与体内代谢等方面着手,运用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影、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其次是药理法,主要从归经与受体、归经与环核苷酸、归经与药理药效等方面着手进行。
这些研究方法均试图将中药归经这种抽象、模糊的理论,用现代医药语言以明确客观的形式描述出来,也就是试图用西医解释中医,没有体现中医的特性,这样本身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中医的理论指导,那么研究出来的结论也不再是中医,而是将中医西医化了。但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其合理性,为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中药归经理论是古人在临床经验和自身修炼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络脏腑所具有的模糊的特性,使得它很难用西医的精确的语言来描绘,再加上中药成分的复杂,使得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更加困难。为注重中药归经理论的长足发展,我们应该在进一步学习研究经典文献的同时,将现已有各种研究方法互相结合,使其相互渗透,互相补充,相互为用,取长补短,并加强临床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不同层次上阐明中药归经所涉及的现代生理、生化、药理、病理、解剖等作用,揭示中药归经理论实质的同时,又促进经络、脏腑等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紧密结合临床研究,为创建系统、完整的中药归经理论体系,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刘婕 陈武 北京农学院中兽医中心 北京 102206)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