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京山县四项措施将畜牧产业培育成富民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1  浏览次数:341
核心提示: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京山县注重畜牧业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发展畜牧业“短平快”的优势,致力将畜牧业培育成为富民产业。具体做法是:一、在设计扶贫模式上,突出经济实用,便于贫困户选准门路。只有产业扶贫模式接地气、经济实用,才能为贫困户所接受。找准致富门路,才能断穷根。在设计模式上,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精准收集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信息。京山县畜牧兽医局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摸底,全县有意愿、有能力依靠发展畜牧养殖的贫困户有1385户4319人。其中,养猪户489家3.35万头,养生态鸡4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京山县注重畜牧业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发展畜牧业“短平快”的优势,致力将畜牧业培育成为富民产业。具体做法是:

一、在设计扶贫模式上,突出经济实用,便于贫困户选准门路。

只有产业扶贫模式接地气、经济实用,才能为贫困户所接受。找准致富门路,才能断穷根。在设计模式上,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精准收集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信息。京山县畜牧兽医局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摸底,全县有意愿、有能力依靠发展畜牧养殖的贫困户有1385户4319人。其中,养猪户489家3.35万头,养生态鸡463家52.6万只,养羊144家1.2万只,养牛户66家745头,养鸭户156户54.4万只,养中蜂67家2014群。第二步,对贫困户投资能力进行了评估。这些贫困户中,投资意愿在3万元以下占80%,在3-5万的占18%,投资额在5-10万元之间的占2%左右。最后,根据前两项数据,量身定制了6种模式,供有意愿的贫困户选择脱贫致富之路。这6种模式分别是,生态鸡113、肉羊1235、肉牛165、生猪151、蛋鸭113、中蜂166模式。每种模式当年投资额在2-5万元之间,年获利3万元左右。例如,生猪151模式,农户改造100平方米标准化猪圈,选购5头母猪,首次投入2.5万元左右,年可出栏肉猪100头,纯收入3万,实现脱贫致富;生态土鸡113模式,每个农户养1000只放养土鸡,首次投入2.6万元左右,养殖300天为一个周期,可收入3万元左右;肉羊、肉牛、蛋鸭、中华蜜蜂也都定位在投资适中,收入达到精准脱贫标准。同时,这6种模式对畜禽粪污的处理都进行了设计,确保扶贫模式符合生态京山和绿色发展要求。

二、在推动生产发展上,力求服务周到,确保贫困户掌握要领。

服务精准扶贫要周到,要换位思考,只有摸清贫困户“缺”什么,才能通过服务“补”什么,才能让贫困户真正学得“一技在手”,推进精准脱贫。在引导贫困户掌握技术要领上,我们做了三件事:一是让其明技术。该县已经组织了养鸡、养鸭、养羊等三次集中培训。每次学习时间为7天,采用专家讲课、经验交流、考试和颁发结业证等方式巩固培训成果,让参加者学有所获。印发畜牧业精准扶贫小册子2000份,将6种产业扶贫模式的来源、技术要领等相关知识用简单明了的图文予以介绍,以便贫困户能看懂,能照搬。二是让其长见识。先后组织37家养鸡户到团风县、组织55家养羊户到宜都参观学习,介绍101个农户就近到县内示范养殖场考察学习,听业主讲经历、讲收获、讲要领、讲效益,开阔眼界,长其见识,激发脱贫致富意愿。三是让其会实践。首先是提供创业平台。筹措项目资金100万元,为缺少创业资金的贫困户建设81栋标准化鸡舍、5间鸭舍、10栋猪舍。其中,为四个生态鸡产业带上的30个贫困户建设标准化鸡舍31栋(坪坝镇11栋,绿林镇20栋),准备在实施整镇推进的孙桥镇再建设35栋鸡舍。为贫困户提供发展养殖的场所,供其发展生产。其次是实行跟踪服务。组织全县129名技术人员参与产业精准扶贫,每个村确定一名技术人员包村,要求每个技术人员包联10个贫困户,提供技术跟踪服务。第三是组织经验交流。贫困户与贫困户在共同起点上,好沟通,容易交流。该县畜牧兽医局尝试在坪坝镇组织了20名贫困户进行集中交流,取得了很好效果。今后,该县准备扩大这个层次的交流范围,让贫困户在相互交流中,丰富实践经验。

三、在解决产品销售上,注重市场整合,解决贫困户发展之忧。

3月初,该县委组织部转给畜牧兽医局电视问政中一个村支部书的提问,大意是“发展养殖,有政府和部门政策支持,资金、技术都不担心,但如何保证产品卖出去,实现优价,让贫困户真正能依靠发展养殖脱贫致富”。这个问题说明市场价格风险是贫困户担心的焦点之一。在这个方面上,该县畜牧兽医局想了三个办法。一是发展差异化养殖,规避市场风险。引导同一区域农户发展各具特色的、土香土色的畜产品,避免产品同质化造成市场需求过剩,引发季节性销路不畅。在生态鸡养殖方面,在巩固“小狗抓鸡”品牌基础上,引导农户推出“桃花鸡”,“茶花蛋”等5个不同品牌,拓展市场空间。二是发动经纪能人带动,搞活市场流通。实行畜产品经纪人备案制度,发动全县356名登记在册的经纪人,成立以销售畜产品为主的合作社,发挥内引外联作用,将县内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全县有3家合作社联社参与市场营销,京山汇通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社与双汇、宝迪等肉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今年以高于市价0.2元/公斤的价格销售生猪10.2万头。三是组织龙头企业托底,约定市场价格。全县畜牧业有6种扶贫摸式,分别由6个龙头企业带动、包联、托底。生态鸡产业由神地公司负责带动,规划建设京绿、坪客、官虎、孙冯四条生态鸡产业带,有近463个贫困户、569个农户参与其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建立了企业“提供鸡苗,提供技术,优价回收产品”的产业扶贫机制。正华食品公司与结对帮扶的贫困户签订了蛋鸭收购合同,约定以9.78元/公斤保底价格收购“扶贫鸭蛋”。让畜牧企业吸纳贫困户务工增收,也是我们发展产业扶贫的一条路径。鹏昌公司计划与台商合作,流转土地种植蔬菜加工出口。要求鹏昌公司解决30家贫困人口就业,项目正在推进当中。其他产业的相应机制,也在相继筹划和启动,确保扶贫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价格风险,确保依靠发展畜牧业致富成为可能。

四、在壮大产业扶贫上,加强部门协作,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需借助金融、项目、培训等多种社会资源“输血”,增强造血功能,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一是依靠扶贫主体。精准扶贫主体是当地人民政府,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该县畜牧兽医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宋河镇万塔村经村两委、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计划投入18万元扶持养羊业发展。具体方法是:贫困户每新建一栋50m2以上的标准羊圈,每平方米给予100元的补贴;非贫困户每新建一栋50m2以上的标准羊圈,每平方米给予50元的补贴。目前,万塔村现有养羊户50户,存栏1909头,其中贫困养殖户13户,存栏292头。二是寻求多方协助。在坪坝镇和平村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当中,该县畜牧兽医局牵头,及时寻求扶贫办、国土、住建、农业、林业、环保、银行、坪坝镇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预计筹资400万元,已建标准化羊舍10栋、鸡舍11栋。坪坝镇坪桥村养羊小区也在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中顺利推进。三是培育脱贫典型。典型引路,是激发贫困户造血功能的内生动力。在产业扶贫中,该县畜牧兽医局陆续推出脱贫典型,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走上致富路。绿林镇全力村三组蔡应生是发展生态土鸡养殖脱贫致富的典型。3年前,他儿子出车祸身亡,今年66岁的他现在是家庭的主劳力。他在房前屋后林下喂养600余只土鸡,喂养一年半,纯赚3万多元。今年,该县畜牧兽医局为他提供了1栋标准化鸡棚,他发展养鸡的信心十足,逢人就夸党的扶贫政策好。京山及时分析、总结这个案例,加以宣传,给贫困户造成了很大的震撼,他们纷纷表示,要抢抓国家扶贫政策机遇,兴产业、拔穷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