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开放环境下肉类产业 向左走?向右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475
核心提示:■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4月以来,围绕猪价问题开展了一场网络舆论战。在这场论战中,业内外汇聚生猪养殖业与屠宰加工业之间、屠宰加工企业之间、进口肉经营企业与国产肉经营企业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种种的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反映出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归结起来是:生猪养殖企业要盈利,屠宰加工企业要盈利,肉类贸易企业要盈利,消费者要吃到物美价廉、安全健康的肉类食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做大做强肉类产业,保障消费者吃到物美价廉的肉类食品,是建成小康社会的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4月以来,围绕猪价问题开展了一场网络舆论战。在这场论战中,业内外汇聚生猪养殖业与屠宰加工业之间、屠宰加工企业之间、进口肉经营企业与国产肉经营企业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种种的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反映出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归结起来是:生猪养殖企业要盈利,屠宰加工企业要盈利,肉类贸易企业要盈利,消费者要吃到物美价廉、安全健康的肉类食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做大做强肉类产业,保障消费者吃到物美价廉的肉类食品,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实施肉类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必须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肉类产业链各个环节各个主体之间、进口肉和国产肉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等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肉类生产、流通和消费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都是合理的。企业只有盈利,才能持续发展;企业只有持续发展,才能保障肉类食品的稳定供应和不断改善;只有保障肉类食品的稳定供应和不断改善,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满意度。问题是——

是开放发展还是封闭国门?

在此次论战中,厂商究竟是“选择进口猪肉还是国产猪肉”,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之一。有人认为,选择进口猪肉就是“在组团打劫中国养猪人”,影响了中国猪产业的恢复、转型和升级。有人甚至估计进口猪肉会导致中国猪产业的倒闭。这是对中国猪肉市场和猪产业缺乏认识和自信的表现。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十二五”期间,中国猪肉产量一直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猪肉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2015年中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比上年减产3.3%,仍占世界猪肉总产量1.1亿吨的49.9%。2015年我国猪肉进口155.5万吨,比上年增加17.8万吨,增长12.9%,占肉类进口总量268.4万吨的58%;猪肉出口10.3万吨,比上年减少26.8万吨,下降72%。2015年中国猪肉消费量达到5632.2万吨,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1.2%。目前,我国进口猪肉的数量仅占猪肉产量的2.8%,相当于全国每人每年吃1公斤进口猪肉,吃40公斤国产猪肉。

我国猪产业的长足发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自1979年实施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只用了10年时间,就跃居全球肉类产量首位,并一直保持至今。“十三五”期间,中央决定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猪产业也不例外。

是创新发展还是深陷“猪周期”?

在此次论战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进口猪肉为什么有竞争力?主张限制进口的,理由是进口猪肉价格比较低,冲击国内市场,影响养殖企业盈利。主张扩大进口的,理由是进口猪肉质量有保障,符合消费者需求,有利于平衡国内市场。综合起来,进口猪肉质优价廉,具有竞争力。

目前国产猪肉价格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生猪存栏量低。2013—2015年,连续3年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亏损状态,造成大量养猪场破产和退出,产能大幅下降。截至2016年2月,我国生猪存栏量为36671万头,较2013年高点的46856万头,下降约21.7%,较2015年同期的38973万头,下降约5.9%。像这样的猪价暴涨暴跌,自2004年以来已经是第四次。“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已经成为养猪人的“魔咒”。每一次“猪周期”都有一部分养猪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何打破“猪周期”的魔咒,开创一条中国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崭新道路,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

打破“猪周期”,不能靠进口猪肉。中国猪肉市场有5600多万吨的巨大需求。世界猪肉贸易总量目前不过600来万吨,最多只是中国市场需求的“零头”。中国猪肉进口量已经占到世界猪肉贸易总量的1/4以上。要打破“猪周期”,只能靠自己。

中国猪产业要学习国外提高猪肉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先进经验,从政府、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猪肉产品。

是绿色发展还是破坏性创新?

在我国猪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新”。一种是提高性创新,即不断探索向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另一种是破坏性创新,即不断利用技术进步,从薄弱环节入手,违法生产销售不利于消费者健康安全的劣质猪肉产品,例如添加“瘦肉精”、注水、注胶等。从猪产业的特性看,世界各国的共识是走提高性创新的道路,追求更高品质,实现绿色发展。

所谓“绿色发展”,包含均衡、节约、低碳、清洁、循环、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生态足迹已经达到生态承载力的2.2倍。也就是说,我国需要2.2倍的现有国土面积才能养活13.7亿人口。现在我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约为世界水平的3.3倍。我国每年还要出栏7亿多头生猪,资源环境的压力更大。如果不能使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环境和生态的承载能力和涵容能力相符合,那么这种发展将难以持续。

“十二五”期间,以双汇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大型肉食企业,按照国家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部署,在北美、南美、澳、新等地区收购了一些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开始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这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减少碳排放和污染,增加质优价廉的肉食供应,调节市场供求,而且有利于优化全球肉类产业布局,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肉类的生产和贸易,受到各国的欢迎和肯定。“十三五”时期,肉类产业将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

是协调发展还是内战内耗?

在此次论战中,有人提出对双汇集团经营进口猪肉进行抵制,通过微信号召全国畜牧业从业者和消费者不吃双汇的猪肉,不给双汇集团提供生猪。这显然是少数人的想法,与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诉求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猪产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链各环节、各主体之间不够协调,未形成合力。猪肉市场紧缺时,屠宰厂争抢猪源,养殖者抬级抬价,希望增加收入;猪肉市场过剩时,养殖者急于出栏,屠宰厂压级压价,希望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这是长期以来生猪价格暴涨暴跌、供求波动很大的重要原因。在这一背景下,猪肉产品品质提升缺乏整个产业供应链的基础保障,消费者满意度不高。

进入“十三五”时期,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我国猪产业供应链的发展看,要提高猪肉产品的供给质量,必须首先解决生猪养殖、屠宰、经营等各环节之间、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猪产业的发展涉及城乡、区域、一二三产业之间等诸多重大关系。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提升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如果在产业供应链中内战内耗,最终只能是削弱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坚持共建共享 保障改善民生

我国肉类产业是在更高层次开放的环境下持续发展的。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猪肉产品的品质,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猪产业发展的成果。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就猪产业而言,强调坚持共建共享,不仅包括生猪养殖者、屠宰加工者、猪肉经营者,更重要的是为了广大消费者。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品质更好的猪肉产品,是猪产业发展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供应方,只有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增收盈利。

现在一些地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已经超过普通收入阶层的消费支付能力,开始影响到国内猪肉产品的销售。与此同时,在高猪价的刺激下,人们又开始增加对养猪业的投入,新一轮的“猪周期”又在孕育中。如果按照过去的常态估算,2020年大概又到了“猪周期”的谷底,那将是一个相当惨淡的时期。因此,猪产业链的建设,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没有消费者的认可,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就肉类产业而言,只有保障肉类食品的稳定供应和不断改善,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满意度;只有人民群众满意,市场认可,企业才能盈利,才能生存发展。

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我国肉类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是靠排斥进口肉,更不能搞内耗,而是要学会如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