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养猪产业发生裂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9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54
核心提示:17日山河论坛的产业高层对话环节邀请了湖南佳和农牧董事长李铁明先生、新希望六和集团首席科学家曹宏博士、湖北养猪行业协会会长雷贤忠先生、山东养猪分会专家组组长周玉晓老师、质德农牧董事长翟长信先生以及我,周开锋秘书长主持,就“人才”这个主题做了一个简单的对话。其实这个稀松平常的话题,但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人才变化是产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每次产业变化往往是人才的结构在发生迭代,一个产业的人才特点以及人才的技法和价值观会着床到一个社会背景上,比如在农耕社会,优秀的人才其实都绑定到土地这个载体上,并且当时能进

17日山河论坛的产业高层对话环节邀请了湖南佳和农牧董事长李铁明先生、新希望六和集团首席科学家曹宏博士、湖北养猪行业协会会长雷贤忠先生、山东养猪分会专家组组长周玉晓老师、质德农牧董事长翟长信先生以及我,周开锋秘书长主持,就“人才”这个主题做了一个简单的对话。其实这个稀松平常的话题,但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人才变化是产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每次产业变化往往是人才的结构在发生迭代,一个产业的人才特点以及人才的技法和价值观会着床到一个社会背景上,比如在农耕社会,优秀的人才其实都绑定到土地这个载体上,并且当时能进入庙堂之上从政的是少数,而以土地为核心的地主是农耕社会最活跃的一个群体。

到了工业社会,人才的分布发生变化,机器和生产线把之前绑定到土地上的人才给解放了,都开始融到冰冷的生产线上,企业家、工人的中产成了优秀的代名词。记得在我小时候,如果谁家是工人背景,其实社会地位很高,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一个路子起来的。

但是到了现在,我们处在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社会,互联网又一次把人才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吸引到了键盘之上,比如京东就招了很多传统工业的高管,现在有钱的好像都是互联网大佬,一些优秀顶尖的人才基本上都分布在各大互联网公司,所以每次人才附着的载体发生变化往往就带来社会转型和变化。

回到农牧产业也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农奴产业感觉人才少的原因。其实农牧产业人才不是少,是要求太高了,就目前的情况我们分析下,你要和土地环保打交道,需要让自己成为地主,你要提高效率要拥抱工业机械化,你要当一个企业家,在现在互联网风靡的时候,本来都过40岁了,但逼着自己和20多岁的孩子一起学习互联网,谈互联网,所以这个多层次的要求也反应了我们产业的特点。

另外,之前附着到饲料、动保等链条上的人才开始下移养猪,这个就是典型的我们分析的人才在变化,其实还有一点,就是互联网其实不只是工具,它重构了社会认知和评价体系,你要改掉之前在农耕社会、工业社会构建的认知体系才能理解互联网,理解新消费特点等一系列社会现象。随着农牧人才下移就会启动产业一系列变化的按钮,这个是一次巨变,足以改变产业面貌。

 
关键词: 养猪 饲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