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记者刘幸通讯员粤海渔)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获悉,由省海洋与渔业局主办,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阳江市海洋与渔业局、阳春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广东省“渔资打假”下乡活动4月13日在阳春市潭水镇启动,由此拉开了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序幕。截至目前,专项整治工作组已经发现一例涉嫌使用禁用药物的案例,并依法处理。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农业部关于加强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省、市、镇有关领导及各级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人、潭水镇养殖户、渔资生产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等350余人参加了“渔资打假”下乡活动。
活动结束后,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渔业、渔政及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疫病预防等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工作组,对涉嫌使用禁用药物的养殖场进行现场抽样确认,对发现的违规行为立即依法、依章严处。截至目前,共检查水产养殖场14家,抽样检测发现有1例呋喃类药物阳性。工作组立即对不合格产品及时封存处理,严防上市流通。
据了解,呋喃类药物危害很大,呋吗唑酮(呋喃它酮)有强致癌性,呋喃唑酮(痢特灵)有中度致癌性,硝基呋喃类化合物是直接致变剂,它不用附加外源性激活系统就可以引起细菌的突变。代谢产物对人体危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