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三门县积极推进水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8  来源:三门县畜牧兽医局  作者:三门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57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决策和农业治水要求,规范水禽养殖业环境保护,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水禽养殖污染,促进水禽产业可持续发展,三门县积极探索水禽治理模式。去年以来,该县对全县137家养殖场实施治理,共关停水禽养殖场户25家,整建水禽养殖场9家。一是依法关停。根据《关于划定三门县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域的通知》(三政办发〔2014〕46号)规定,对禁养区内所有水禽场和因各种原因无法治理的水禽场一律关停。二是积极整建。与主要河道有关联的水禽场,要求采取生态圈养、笼养或网上平养等方式,建设标准化禽舍、沐浴水

为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决策和农业治水要求,规范水禽养殖业环境保护,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水禽养殖污染,促进水禽产业可持续发展,三门县积极探索水禽治理模式。去年以来,该县对全县137家养殖场实施治理,共关停水禽养殖场户25家,整建水禽养殖场9家。

一是依法关停。根据《关于划定三门县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域的通知》(三政办发〔2014〕46号)规定,对禁养区内所有水禽场和因各种原因无法治理的水禽场一律关停。

二是积极整建。与主要河道有关联的水禽场,要求采取生态圈养、笼养或网上平养等方式,建设标准化禽舍、沐浴水池、运动场等,配套污水处理池和堆粪场。污水按照《浙江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 593 -2005)排放或综合利用。

三是离河建舍。与其它河道有关联的水禽场,禽舍须离河岸20米外,不准在河道内围网、围栏养殖,严禁在河道喂食,养殖污水需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

四是生态养殖。探索推广水禽-鱼共养,稻-水禽共养等生态模式。鼓励规模水禽场在各类封闭池塘、灌溉用水库及滩涂等地养殖,围网种养狐尾藻、水葫芦等吸附能力强的水生植物,利用其天然的生态净化功能。

 
关键词: 畜禽养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