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人土法养洋猪。 ”这就是江西省高安市养猪行业协会会长熊凌,对目前国内农户分散养殖状况的概括。
他更多地看到了散养户的状况,并据此作出判断 ——养猪将后继无人。
据熊凌观察,农村的年轻一代,没有人从事农业。政府想有作为,但难有作为。别的不说,光是瘫痪了十几年的基层兽医体系,重新收拾起来就很难。 “畜禽专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很多都去卖饲料、卖疫苗。跟养猪相比,这个利润高,而且没有风险。 ”养猪技术的更新与推广,基本上靠这些商业行为,与之相比,政府一两百亿补贴给养猪的财政投入,没有多少落到养猪户手中。
中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几十年来国内的生猪总量增加很多,但养殖状况一直停留在无序、自发、原生态的状态下。截至目前,农户散养在中国生猪供应总量中,还是占据 65%。养猪人基本没受过系统的训练,教育、资金缺乏,猪栏也很难按照标准设计,基本上是沿袭传统模式,勉强挡个风雨;买饲料是看广告、靠感觉、跟风走。
作为一个长期接触基层养猪实践的观察者,熊凌认为:养殖需要适合的品种、适合的规模、适合的模式。品种是由市场和消费者的饮食文化来决定的,规模由土地的承载量来决定,模式由经济、技术等因素综合来决定。在欧美一些国家,养猪不但需要向政府申请资格,需要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还要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符合环境、生态和排污标准,生产基本是订单式的,饲料、兽药等原料都有相关的外包协作。
中国传统方法养殖的土猪,具有自身的品种优越性,抗病性能好,病害危险低,肉质也属上佳。但是,农户只能卖猪而不能卖肉,定点屠宰使屠宰成为垄断行业,根本不需要竞争,也就无法实现价格的分级。于是, “土猪做不到优质优价,已经几乎被猪农淘汰。 ”而我们为了追求产量、生长速度引进了洋猪种, “这就好比让城市的小孩到农村去,结果是门不当户不对,方方面面都不适应。 ”
熊凌认为, 90年代中期在国内普及开来的 “洋品种 ”,更适合标准化、规模化的猪场,不适合中国传统的家庭散养模式。这就形成国内养猪业的一个局面: “管理好的养殖肯定是准监狱(封闭式)的养殖场,严格控制与外界的接触。 ”《粮油市场报》信息中心的一篇述评也提到: “实际上,防范疫病的根本途径只能是改变养殖方式。 ”
从 2006年的疫病到 2007年的市场异动,散户和洋猪联姻的隐患已经显现出来。行业专家已经形成的共识是:在成本、疫病、技术等因素下,众多散养户知难而退,生猪养殖向规模猪场集中。熊凌强调:在屠宰还不能放开、土猪无法实现优质优价的情况下,生猪向规模猪场集中恐怕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趋势。
但是如此一来,种养分开的弊端就更加显著。猪粪污染湖泊江河,同时农田却大量靠化肥、缺乏有机肥,土地板结、土壤流失,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原本顺其自然的生态体系被人为地割裂开。而猪粪肥田、种养结合、立体循环,恰恰是中国几千年农业史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我认为,散养农户的一条出路是抛弃传统的单打独斗方式,联合成为合作组织,发扬传统养殖模式和品种的优势,创立品牌,逐渐争取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从而实现优质优价。我们已经做了太多急功近利的事,如果养猪时给猪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急功近利,猪也会给我们更高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