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新粮入市 关注“市场化”价格走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0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浏览次数:285
核心提示:随着国家陈玉米释放的不断推进,2016年南方新季玉米在七月末已经悄然入场,同时也吹响了秋粮上市的号角,在“粮满为患”的市场之中,新玉米价格如何定位,逐渐成为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临储政策丞待转型2007年,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种植收益、稳定粮食市场,开始实行临储政策,最终实现产量连年增产、农民收入翻番、市场价格有临储价格托底。但在硕果累累的背后,土地养分流失和比例失调,现有产量过剩,国家玉米库存过高等问题逐渐显现。2016年3月28日下午,国家发改委联合5部委发布:2016年东北三省

随着国家陈玉米释放的不断推进,2016年南方新季玉米在七月末已经悄然入场,同时也吹响了秋粮上市的号角,在“粮满为患”的市场之中,新玉米价格如何定位,逐渐成为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临储政策丞待转型

2007年,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种植收益、稳定粮食市场,开始实行临储政策,最终实现产量连年增产、农民收入翻番、市场价格有临储价格托底。但在硕果累累的背后,土地养分流失和比例失调,现有产量过剩,国家玉米库存过高等问题逐渐显现。

2016年3月28日下午,国家发改委联合5部委发布:2016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玉米将采取“市场化收购+补贴”新机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直接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调节生产与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即市场化收购。

销区新季玉米零星上市,市场暂时可控

对于长期处于缺少政策托底进行玉米收购的西南及南方地区而言,“市场化”收购是一件比较常态化的事情,往往这些地方农户心理比较成熟,对待市场行情波动比较理性。近期新季玉米已经上市,在市场中了解到,目前毒素符合标准的干玉米,净粮上车价格在1800元/吨-1880元/吨,因是玉米零星上市,价格偏高,后期集中上市,价格仍有下降空间。相对来说,该地区春玉米覆盖范围和使用时间、规模都有限,对玉米整体市场影响持续性较弱。

东北收购主体转换,企业面临考验

在新玉米上市时,深加工企业往往倾向于使用潮粮,因为水分偏高,企业执行收购标准时,相对扣量较多,直接影响价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原料成本。新粮上市初期深加工企业也会成为高水分玉米的主要收购主体,同时在“市场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定价主体。

对于东北地区来说,多数玉米主产区的农户种植新作数量较多,对价格变化比较敏感。过去价格“政策托底”一去不返,老百姓的玉米开始大批流入市场,一时间收购主体的变化,也意味着东北玉米角色的转换,使得新粮上市后,在“市场化”中不得不承接市场趋势,成为拥有强大市场续航能力的供应主体,同时对市场中企业的收购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市场价格定调,价格上限拟定

继前期市场粮源趋紧,轮换玉米价格冲顶 “昙花一现”之后,临储玉米投放逐渐迫使市场环节利润回吐,市场价格逐渐回归常态,虽有利空,但从另一角度分析,其价格对市场整体玉米价格起到支撑作用,质优价廉也是当前市场上比较认可的粮源,并且后续投放力度有明显加大。

目前深加工用粮多为自拍自用的临储玉米,顺推9月份至10月份,东北地区市场新粮上市,国家在启动正常收购之前和完成正常收购之后,若届时无政策干预,深加工企业作为市场主要消化主体,新季玉米收购价格势必会以彼时价格作为参照。就目前来讲,深加工到厂二等玉米价格多为1680-1720元/吨,如无中间贸易商赚差价,以水分30%为例,水分按1:1.3折算,其他标准正常,农民可以卖到1330-1362元/吨,剔除农户处产生的脱粒费、运费、人工杂费等,净利润可能在1300元左右,而目前农户包地成本就在1200-1400元/吨,明显入不敷出。

上述价格是从广大农户售粮角度出发的保守计算方法,但企业更看中的是生产利润,企业是否会过多让利于民,企业的盈利标准及其消化能力是否能与基层粮源顺利对接?所以,在新季玉米所以仍需国家适时多措并举,逐渐完善“市场化”收购,保障种植户正常收入,毕竟,粮丰则民安政稳。(中国玉米网独家分析)

 

 

 
关键词: 玉米价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