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养猪业和猪肉消费大国,中国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猪肉消费是世界其他国家的 4.6倍,国内养猪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养猪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的过 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事生猪养殖和为生猪生产服务的相关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养殖结构
生猪养殖从传统的每家农户一人一头的散养方式发展至今天粗糙的规模化替代了大量的散养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500 头以下规模的猪场对市场猪肉的贡献率占 55%左右,其中养殖环境较差、养殖技术落后、自配饲料、深受疾病困扰、资金短缺的猪场粗略估计占70%以上。还有一定比例的猪场是以游击战形式从事养猪业,市场猪价好就进入,猪价不好就马上撤退,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对猪周期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的养猪业要健康良性地发展不是粗糙的规模化、盲目求大,而是做好再求大,规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与本行业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匹配的硬件设施(养殖环境)和排污条件设施、流动资金等才能谨慎进入。今天国内养猪业还没有形成竞争格局,未来养殖业一定是专业性很强的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及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这类机构将成为未来中国养猪业的主体。
2、养殖环境
生猪养殖环境从传统的放养、圈养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到今天的完全圈养方式,从养殖成本、养殖效益到饲养周期都有了明显改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非规范化猪场生猪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动物福利非常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效益,严重威胁生猪健康,给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养殖风险。
如配种、怀孕、哺乳期母猪在炎热的夏天没有采取任何降温措施,严重影响母猪产仔率、仔猪成活率、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哺乳期、保育期仔猪在寒冷的冬天没有任何的保温措施,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空气质量、卫生环境、生物安全等都是许多猪场需改进的地方。只有让生猪在自然、舒适的环境下生长生活,生猪的健康状况、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养殖成本、养殖效益、猪肉品质才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3、生猪品种
中国是世界上生猪品种最丰富、养猪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有许多的地方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应激能力、抗病能力、耐粗饲能力较强,肉质和风味、营养价值都很好。近些年养殖者盲目追求瘦肉率、生长速度,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外源性品种,使得国内大量优秀的地方品种绝迹。虽不反对引进优良品质,但更赞同从国内优良的地方品种中进行培育和改良。改良后的地方品种如湖北白猪、天府肉猪、龙宝猪等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发病率低,生长速度快,肉质、风味好等特点。在生猪品种改良上不能完全地崇洋媚外,应走国内外相结合的品种改良之路更适合我国国情。
4、饲喂技术
养猪业从有多少喂多少,有什么喂什么,想怎么喂就怎么喂的传统喂养发展到今天的人工定时定量饲喂、自由采食,干喂、湿喂法,智能化全自动供料系统的饲喂技术,根据不同环境和软件硬件设施结合自身猪场条件和利弊关系综合应用,在一些特定时期和阶段饲喂技术对生猪发病率、疾病康复、生长速度、饲料成本、养殖效益影响巨大。
如母猪不同生理周期饲料喂量、喂法直接影响母猪产仔率、初生仔猪品质、母猪生产性能、生产年限等,仔猪开食、断奶,不同生长阶段生猪在环境发生较大改变(温、湿、转栏、噪音等)、接种疫苗、疾病潜伏期、疾病期、疾病康复期、生猪运输前后等情况下,正确的饲喂技术都会发挥很大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养殖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猪场的赢利能力。
5、营养供给
近三十年来养猪业各相关环节中发展最快的环节是饲料环节—营养结构的变化。从 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饲料工作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产量过剩对养猪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降低了原料资源的浪费,在有限的饲料原料资源条件下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猪肉食品。
在目前工业饲料产能过剩背景下猪场的养殖环节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自配料猪场还在选用较落后的配方思路配制饲料,不仅造成了自配饲料营养结构不合理(过剩、不足)的现象,还浪费了大量的蛋白、能量资源,导致饲料中的有效成分没有达到有效的合理利用;而且还增加了生猪的消化系统负担,消耗能量造成生猪机体内耗,未被消化吸收的有效成分比例增加,粪便中的有效成分不仅推高了养殖成本还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
工业饲料早已采用最先进的氨基酸平衡原理、低蛋白日粮配方技术和精准的营养配方技术设计产品,与自配饲料相比具有明显性价比优势,特别在加工工艺方面解决了养殖者最担心生物安全问题和饲料的熟化、提高消化利用率的问题,随着国内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竞争的不断加强,落后技术和产能低的猪场必将退出市场。
6、疾病控制
养殖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变化而是疾病的控制能力,“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说明养猪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药费支出最少的猪场一定是最有效益和最有竞争力、生命力的猪场。有许多中小型猪场风险意识不强,不重视未发病时的饲养管理,而是首先考虑发病了想办法怎么去治疗,甚至有的猪场已经出现了大量死亡才引起重视,即使治愈了也将给猪场带来很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其次重视用什么疫苗预防,近些年有许多猪场接种了很多种疫苗,对猪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有些疾病也还是在不同程度地发生,此现象不完全是疫苗自身的质量问题,可能与猪群的自身免疫应答功能不无关系,而且还有许多疾病暂时无疫苗可防。
当猪群处于低免疫能力、低抗病能力(亚健康)状态下,有许多疾病是防不胜防,大家都听说过《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能治未病的医生才称得上是高明的医生。若要做好疾病防控必须遵循“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八字方针,这是丰禄农牧这些年来推广的养殖精髓。把养的工作做好了,防的范围缩小,可防可不防可以不防,但对养猪业威胁较大的甲级传染病和猪场曾经发过的传染病必须预防。把养和防都做好了,治的工作压力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就没有治的事情可做了。
7、抗生素、药物添加剂滥用对生猪健康、生长速度、食品安全的影响
在生猪发病时和在未确诊疾病情况下超大剂量盲目使用药物现象非常普遍,还有个别猪场自配饲料和工业饲料产品超剂量、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和药物添加剂预防疾病(所谓保健),特别是仔猪阶段为了防止拉稀超剂量将抗生素、药物添加剂添加在饲料中,让仔猪每餐都在被迫吃药,虽然拉稀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给生猪健康(降低抗病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后期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健康原生态的养殖应从改善饲养环境,提高养殖水平,供给合理营养,做好防疫等综合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才是养猪业的大道。
8、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单纯的数量型转变为数量质量并存的消费需求发展,既不影响市场的供给量又要有高质量的肉类食品,必须从以下各环节做到精细化管理:改善生猪生存环境、提高动物福利、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同时做好营养调配、供给和确保生猪健康生长方面的工作,应用好功能性营养调控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植物提取技术、传统中药配方技术,这将是目前和未来生猪生产中替代抗生素、药物添加剂改善动物健康,解决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