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哈兽研揭示猪流行性腹泻感染致病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2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59
核心提示:据新华社哈尔滨7月18日电(记者闫睿)记者18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揭示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感染致病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病毒学期刊《JournalofVi-rology》上。据了解,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仔猪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自2010年以来,我国出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毒株,致病性明显增强,造成7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发

据新华社哈尔滨7月18日电(记者闫睿)记者18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揭示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感染致病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病毒学期刊《JournalofVi-rology》上。

据了解,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仔猪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自2010年以来,我国出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毒株,致病性明显增强,造成7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Ⅰ型干扰素(对抗病毒分子)具一定耐受力。其机制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可特异性降解靶细胞干扰素信号通路的重要分子STAT1,从而降低靶细胞内磷酸化STAT1的水平,进而抑制靶细胞产生抗病毒免疫分子。当特异性抑制靶细胞内蛋白酶体活性、提高STAT1表达水平时,靶细胞也提高了限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复制的能力。

据研究员王玉娥介绍,该研究阐明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抑制细胞干扰素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明确了对传统冠状病毒抵御机体免疫应答的认识,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冠状病毒致病机制和相关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