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来自中国乳业前20强企业的代表、行业专家和农业部相关领导共聚一堂,为中国奶业发展建言献策。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乳业应该回归本源,从最基本的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做起,大力发展全产业链模式。
苜蓿,一种在世界各国广泛种植的优良牧草,因其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好、产量高,营养丰富,被称为“牧草之王”。用苜蓿等优质牧草、全株青贮和精饲料搭配成科学合理的奶牛日粮,不仅改善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和生鲜乳质量,同时也是我国奶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优质牧草的发展,尤其是苜蓿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奶业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调草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曾谈到,“中国牧草生产面临着认识不足、定位不准、重视不够;种养分离、草畜关联度不够;种草风险大,机械配套不足;土地资源制约等多重挑战。”的确,目前我国的苜蓿产业市场程度小、价格波动大、区域分布不合理、缺乏规划以及科技投入少,导致国产苜蓿质量良莠不齐,价格混乱,严重影响了苜蓿种植业、草食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养殖等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发达国家,优良牧草的种植面积普遍占有很高的比例。荷兰已有2/3的耕地用于种植优良牧草,而美国的苜蓿种植面积是仅次于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第四种种植作物,被称为“草黄金”。
在国内,随着人们对牛奶需求的陡增,中国奶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奶业大发展,给奶业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带来了勃勃生机。
然而,国产苜蓿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无法满足畜牧生产的需要。中国的饲草缺口正在逐年扩大。目前,我国75%以上地区的牲畜冬季缺草。为满足奶业发展对苜蓿的需要,许多规模化牧场花高价进口苜蓿,而且价格不断上涨。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的统计,2015年中国进口苜蓿量总计121.34万吨,同比增37.18%,而据2010年世界贸易统计总览的记载,2007年-2008年中国进口苜蓿量分别仅为2160吨和19798吨;2015年苜蓿进口额总计4.69亿美元,同比上涨36.85%,而近年进口价格始终维持300-400美金/吨的高位水平。美国成为中国进口苜蓿第一来源国,2015年中国从美国进口苜蓿量达104.47万吨,占总苜蓿进口量约86%。
苜蓿产业春风不断
既要解决奶牛的“口粮”,又要解决人畜争粮和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这意味着,通过粮改饲,发展种养结合,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并大力发展优质苜蓿种植和生产,迫在眉睫。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以及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当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在黑龙江、内蒙古等10个省区选择30个县开展试点,以全株青贮玉米为重点,推进草畜配套,落实粮改饲面积286万亩,收储优质饲草料995万吨,超出预期目标将近1倍,实现了种养双赢的良好效果。
2016年,粮改饲试点范围将扩大到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17个省区,增加到100个县。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对“粮改饲”项目大力推进,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等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在此之前,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苜蓿草利好政策。从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重点用于推行苜蓿良种化、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
可以说,种植苜蓿是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种植苜蓿对奶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更因为种植苜蓿可节省水资源,改良土壤,节省耕地,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奶业科技瞄准新课题
对此,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课题负责人建议,为提高苜蓿种植效率,政府应当创造土地置换等条件,让农户能够集中连片种植苜蓿;同时,规范苜蓿种子市场,提供现代种植技术培训,增加种植及收获机械补贴,发展苜蓿专业种植户,参照粮食补贴政策,实行苜蓿种植补贴。
2016年,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课题研究小组在北京、河北、山东和内蒙古等地区启动了一系列课题调研,调查现有的土地使用状况,研究如何优化作物生产结构,扩大饲料种植面积。同时,利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不同饲料生产者的决策行为,探索改进其管理的方法,发掘降低奶牛饲料成本的措施,积极推进粮改饲和草畜一体化,提高奶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