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荆门市纵深推进“粮改饲”种养加综合试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0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6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粮改饲”试点工作精神,荆门市畜牧兽医局依托沙洋县汉江牛业发展有限公司,纵深推进“粮改饲”种养加综合试点,通过开展“粮油改饲、青贮利用”等试验示范,探索出一条“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结合”的草牧业发展之路。2016年,沙洋汉江牛业在马良镇花立、童元等地流转土地1200亩(500元/亩)用于“粮油改饲”试点示范。3月底,荆门市畜牧兽医局与市农技中心在汉江牛业联合召开饲料油菜机械收割、青饲利用现场观摩会,为全市20多家牛羊规模养殖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学习示范平台。按照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粮改饲”试点工作精神,荆门市畜牧兽医局依托沙洋县汉江牛业发展有限公司,纵深推进“粮改饲”种养加综合试点,通过开展“粮油改饲、青贮利用”等试验示范,探索出一条“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结合”的草牧业发展之路。

2016年,沙洋汉江牛业在马良镇花立、童元等地流转土地1200亩(500元/亩)用于“粮油改饲”试点示范。3月底,荆门市畜牧兽医局与市农技中心在汉江牛业联合召开饲料油菜机械收割、青饲利用现场观摩会,为全市20多家牛羊规模养殖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学习示范平台。按照平均每亩650元价格定向收购童沙等地农户种植的双低油菜100亩,专业机械收割后与稻草混合作青饲利用,取得了较好的饲喂效果。油菜改饲不仅能较好地拓宽冬春季肉牛养殖青饲料供应途径,还可弥补农民因油菜籽市场低迷造成的收益减少。通过油菜改饲,每亩(按产秸秆4吨计)可为农民增加种植纯收入500元。

今年来,荆门市积极引导汉江牛业开展“粮改饲”试点,大力推广“两季玉米+一季油菜”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并投资80万元新建了4200立方米的秸秆青贮池,购置了价值42万元的自走式玉米秸秆收割机和饲草料运输车,为实施全株玉米青贮、油菜稻秆青饲等种养业试点示范奠定了良好基础。5月份,公司利用流转的土地连片种植了1200亩雅玉8号青贮玉米,该品种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果穗大、抗倒伏、抗病性好,亩平播种量2.2公斤,行距60cm,株距25 cm,亩平播种密度4450株。经过近90天生长,目前公司正抓紧组织全株玉米机械收割与秸秆青贮加工。

9月1日,荆门市畜牧兽医局与沙洋汉江牛业组成专班对正在收割的青贮玉米进行了产量测定,据对2m×2m样方的玉米秸秆进行人工收割后称重显示,4平方米全株玉米秸秆鲜重达35公斤,推算亩平产玉米秸秆5836公斤,单株玉米高2.8米,单株重3.2公斤,单穗重0.5公斤。按照当前公司全株青贮玉米秸秆收购价300元/吨计算,汉江牛业“粮改饲”青贮玉米地亩平产值达1740元,扣除种子、耕作、肥料、农药和机收、运输及土地流转等费用1000元,亩平纯收入740元,亩平产值和纯收入较单纯种植粮食作物玉米分别高出45%、1.9倍。

“7.19”特大暴雨导致沙洋汉江牛业青贮玉米地全部被淹,造成600多亩青贮玉米地绝收,针对灾情,市畜牧兽医局派出专家第一时间赶到汉江牛业指导抗灾,推进灾后复产和抢耕播种。到8月上旬,汉江牛业已在马良镇花立、童元等地秋播奥玉5102号青贮玉米600亩。为减少种植业损失,实现增产增效,汉江牛业还与马良北港等地受灾农户订单种植了1000亩华玉10号青贮玉米。目前两大灾后秋播种植的青贮玉米长势良好,预计到10月底,每亩土地全株青贮玉米产量至少达4吨,将为农户增收80万元以上。

为推动“粮改饲”试点工作,9月底前,我们还将在汉江牛业秋播饲料油菜(品种为“华油杂62”)200亩作对比试验。其中:100亩采取“油菜+大麦”混合(种子比例1.5 :1)条播模式,另100亩采取单一油菜条播模式,届时将有效解决企业冬春季青饲料短缺问题。

沙洋汉江牛业“粮改饲”种养加综合试点,通过推广“玉米+玉米+油菜”高效种植与农户订单种植玉米回收模式,结合玉米青贮、油菜青饲、稻草打捆、精料补饲、机耕播种和机械收割等技术集成应用,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率,节约了养殖成本,还有效解决了企业冬春季饲料供应难题,增加了经济效益,为全市推广“粮改饲”种养加试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 饲料 畜牧兽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