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池塘鱼菜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在平凉市试验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2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06
核心提示:“自从鱼池种上菜,到我们这儿玩的人一来都先看菜,觉得在水面上种菜很新奇。”武国华边走边说。7月26日,记者来到崆峒区柳湖乡赵堡渔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武国华养殖场,一方5亩大的鱼塘,水面上一口口长方型的浮床排列整齐,青翠的空心菜格外显眼。在水面上种植蔬菜?“这是今年我们引进的一项新技术——池塘鱼菜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一种新型的鱼、水、菜和谐共生的复合种养模式。”崆峒区渔业监督管理站站长杨丽琴介绍,该项技术利用水生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生长、需从水

“自从鱼池种上菜,到我们这儿玩的人一来都先看菜,觉得在水面上种菜很新奇。”武国华边走边说。7月26日,记者来到崆峒区柳湖乡赵堡渔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武国华养殖场,一方5亩大的鱼塘,水面上一口口长方型的浮床排列整齐,青翠的空心菜格外显眼。

在水面上种植蔬菜?“这是今年我们引进的一项新技术——池塘鱼菜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一种新型的鱼、水、菜和谐共生的复合种养模式。”崆峒区渔业监督管理站站长杨丽琴介绍,该项技术利用水生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生长、需从水体中汲取营养物质的生理特点,将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及景观效益。

据介绍,池塘鱼菜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在四川、重庆等南方地区,群众认可度较高,推广力度比较大。根据测算,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平均亩产能提高10%左右,节约水电成本投入30%,节约鱼药成本投入50%左右,病虫害显著减少,鱼类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综合生产效益大大提高。

武国华介绍,6月中旬,在市、区渔业管理站的指导下,他们制作了生物浮床,在浮床上栽植了空心菜,一个浮床约为3平方米,种植了6斤空心菜。“刚栽的时候没有根,差不多一周左右根就长出来了,现在栽上一个月了,我们准备这几天先摘一茬。”武国华解开固定在池塘一边的绳子,将浮床拉近塘边,记者看到,栽植在浮床上的空心菜根系生长旺盛,不少长出了新的枝叶。

“照目前的长势来看,池塘鱼菜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在我市试验是成功的。”市渔政管理站站长肖卫说,今年,市上在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6个养殖场进行了试点,共实施面积150亩,制作生物浮床架400个,根据各试点反馈的意见,试种空心菜都已经生根,长势良好。

 
关键词: 饲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