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为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加快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增收,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7月27日,在盛夏草原最美的季节,省农牧厅组织全省六州在泽库县、天峻县举行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现场观摩会。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目前正值农牧业生产黄金季节,通过现场观摩,与会人员在泽库县格拉日和
为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加快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增收,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7月27日,在盛夏草原最美的季节,省农牧厅组织全省六州在泽库县、天峻县举行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现场观摩会。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目前正值农牧业生产黄金季节,通过现场观摩,与会人员在泽库县格拉日和天峻县梅陇两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对当前开展的生态畜牧业建设鲜活事例、先进经验进行了交流学习,旨在聚智聚力试验区建设,精准发力,加快牧区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
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和试验区建设历程回顾
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保护草原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切入点,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从机制体制上创出一条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的工作思路。
经过几年“探索推进、提高完善、巩固提升”,全省各地正稳步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
回望历程,步履铿锵。从2008年开始,全省开启了青海高原特色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一个新征程。2011年,国家从保护生态、维护生态畜牧业持久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这样一个角度,出台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2014年6月,农业部正式批复在我省设立全国草地生态畜牧区,标志着生态畜牧业工作从省级层面五年来的运作,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并上升到国家层面。
2014年7月,在国家层面上,第一次提出了草牧业发展战略举措。去年省委召开的十二届六次全会强调要在推进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现代畜牧业,把草原牧业和设施牧业结合起来,真正在高原农牧区走出一条农业与牧业循环、规模经营与品牌效应兼得的特色发展之路,这就标志着我省农牧业工作由农区农业工作向畜牧业转移。
随之,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农业部批复实施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总体规划,标志着在顶层制度层面,确立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举措。
生态畜牧业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发展
这几年,生态畜牧业建设到底给我省农牧区带来了哪些变化?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认为,从梅陇、拉格日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来看,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给广大牧区带来了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分配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最大成效是:
——节约了生产资料,有效整合了畜牧业生产要素。实现了由分散到集约规模,合理的分群放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合理利用草场,推行科学饲放管理,综合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股份合作制形式下,逐步有些合作社实现了养殖精细化、规模化、商品化。
——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水平。生态畜牧合作社有效处置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解放了生产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牧民,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剩余的劳动力从畜牧业解放出来了。如梅陇村128个劳动力,目前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只有62人,剩下的全部转移出去了,大部分从传统生产束缚中摆脱出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今后农牧业发展的方向。
——最大限度保护了生态。生态畜牧业和草原奖补机制实施以来,全省牲畜饲养量在减畜570万只羊单位的情况下保持平稳,关键是人工草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加上牧区的舍饲半舍饲快速发展。到去年底,全省人工草地面积已经达到47万公顷,为实现“减畜不减效,减畜不减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采用了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方式。股份制合作发展,把老百姓的利益和合作社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通过股份分红来增加收入,将牧民转变为股民,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实现了共同富裕。泽库县拉格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人均草场只有6公顷多,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通过发展草产业,畜牧业集约规模经营、各种营销活动和三产的转移,去年人均收入六千多元,而且全村子现在没有一个贫困户,实现了共同富裕。
——培育了一大批各具特点、特色鲜活、转型发展的先进典型。现在每个州、大部分县都有一些各具特点特色的生态畜牧业示范社,不仅示范带动了生态畜牧业纵深发展,也代表了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生态畜牧业发展仍然很不平衡
张黄元说,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直面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前,全省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组织,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转变生产方式、增产增收,有所作为和有所成就的,最多能占到三分之一,也就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还不能正常的运行和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部分基本上是空壳。
究其原因: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至今对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工作措施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各级农牧部门不能很好地发挥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中的组织、实施、推动作用,有些工作还认识不清,理解不甚,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特别是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了解、认可、关注、支持和推动上,没有一些好的办法。
其次是没有将牧民群众很好地组织起来,在宣传先进、解惑释疑方面做得不够,对群众的一些畜牧业的疑问疑虑,或是宣传不到位,或是解答不准确。在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引导推动群众这项工作上还有很大差距。
三是缺乏能人的带动,培训工作跟不上。这些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积极努力,下大气力解决。(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