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省“粮改饲”试点工作精神,2016年以来,荆州市结合本地牛羊养殖实际,认真对比当前主要农产品产能及经济效益,和公安县畜牧兽医局一道引导公安县湖北东南醇清真牛肉食品有限公司内牛羊养殖企业,通过成片土地流转、集中种植及产加一体的方式,积极推进“粮改饲”种养加综合试点工作。
以湖北东南醇清真牛肉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公司集餐饮连锁、牛肉食品加工、养殖于一体,年产值近亿元,旗下建有肉牛养殖基地2个,年出栏肉牛5000头左右,年屠宰加工牛肉500吨,生产罐装牛肉火锅等50多个品种,为推进“粮改饲”种养加试点的不二之选。经过试点探索,成功流转土地875亩(1000㎡/亩)用于玉米草种植,分布于肉牛养殖基地周边。其中最大一宗面积约400亩,按照每年种植三季玉米草(每季85~90天)加一季萝卜等短期杂粮作物的方式试点种植。试点种植玉米单季亩产鲜玉米桔秆8~9吨,三季连作每亩产量约25吨左右。
位于毛家港镇青羊岗村的“粮改饲”试点基地
经综合对比估算,“粮改饲”种植,不仅改变了本地传统农作物一季、两季种植的常态,有效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还有效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从目前“粮改饲”种植试点情况核算,玉米草种植成本每亩每年约3200~3500元左右。其中,土地流转每亩850元,种植成本2400~2700元,每亩可创造产值5760~6480元,外加一季其它作物产值,综合核算,每亩纯利润在3000元左右,较本地大宗农作物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小麦)效益增长三分之一以上甚至近一倍。从养殖企业饲料采购成本核算,以本期试点的875亩玉米草种植为例子,可节约青料成本43万元(每亩青料可供1头牛,每头可节约青料成本500元左右)。
粮改饲试点示范基地正在进行玉米草收割
荆州市正在进行“粮改饲”种养加试点,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通过开展青储饲料种植,不仅大幅节约生产成本,有效的提高种植效率,还通过青贮品种优选,青贮饲料生产储备等设施设备引进,进一步提升肉牛品质和企业规模,为我市草牧业种养加模式推广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下一步,我市还将持续优化“粮改饲”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企业+基地+种养大户”等运作模式,通过实施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农户利益,为“粮改饲”种养加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