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当阳市畜牧兽医局会同市环保局和各镇(办事处),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截至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整治达标125个,正在整改的养殖场215个,共新建化粪池、沉淀池7829m³,沼气池3834m³,干粪堆台3014 ㎡。
(一)以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布局规划为重点,健全畜禽养殖污染疏堵结合机制。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对位于适养区内的养殖场,提高准入门槛,新建养殖场必须配套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对现有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对位于限养区内的养殖场,严格控制养殖规模,配套治污设施设备,减少养殖污染;对位于禁养区内的养殖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引导搬迁至适合养殖区,全面规范养殖布局和养殖行为。
(二)以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为重点,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设备配套、提高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率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示范27个,示范带动更多的规模养殖场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发展之路,目前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 85%。同时,把认定为标准化示范场作为落实各级扶持政策的前提条件,项目资金重点用于粪污治理设施设备建设,以利益导向机制倒逼养殖场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养殖污染治理。
(三)以全面推广粪污处理利用技术为重点,提高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率。坚持“收集、利用、减排”的原则,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积极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发酵”、发酵床养殖、有机肥加工等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和“猪-沼-果”、“猪-沼-菜”、林下养殖等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模式,从源头预防和消减排放量,把粪污处理利用与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结合起来,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肥田、丰产和富民,促进农牧生态循环。目前全市开展粪污处理利用技术指导培训20场,培训人次达2000人,发放宣传手册 2000本。
(四)以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为重点,防止病死畜禽污染环境。以市区为中心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同时依托周边养殖场、屠宰场、专业合作社等建设病死畜禽收集网点和暂存设施,建立覆盖全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网络。目前,全市病死畜禽污染无害化处理厂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探索建立政策性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强化舆论宣传和监督检查,杜绝随意丢弃病死畜禽污染环境。
(五)以开展养殖污染调研活动为重点,强化河道及水源地保护区内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每季度根据工作安排,积极组织专班力量对全市范围内河道及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户进行了调查摸底,研究制定了关于全市河道及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建议与相关办法,提出一级保护区内不得新建养殖场、养殖小区,对一级保护区内现有的畜禽养殖场予以关闭或搬迁;对二级保护区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将重点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推广应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逐步实现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