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中央采取了有力举措,效果正逐渐显现。然而,粮食、蔬菜、食用油、肉类等农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环节仍存在根深蒂固的“怪圈”,亟待破解。农产品价格一头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头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因此,国家调控的目标是使食品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既不大涨,也不大落。为了把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装满装好,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并抓紧制定保障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长期战略。
“谷贱伤农”重抬头,敲响粮食安全警钟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5年出台涉农一号文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连续4年获得大丰收。但今年在我国东北粮食主产区,由于旱情严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粮食价格处于低位徘徊,已经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谷贱伤农”的趋势日益抬头。
记者在我国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采访时了解到,近年黑龙江连年遭遇春旱,今年尤为严重。全省抗旱水源异常紧张。在旱情严重的延寿县,部分地域出现“耕地一尺不见湿土,山上一米不见湿土”的现象。从地下水位看,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水位平均下降1米~2米,机电井将有60%无法正常抽水。
我国年粮食产量虽已达到1万亿斤,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稍不留意就可能酿成粮食安全问题。特别是当下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世界粮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形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依靠大量进口既不现实,也有很大风险。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基本农田还存在基础设施老化、不配套的问题,基本农田抗灾能力低。高产稳产的标准粮田比例偏少,高产田仅占28%,中产田占40%,低产田占32%。我国农业仍远未摆脱“靠天吃饭”的阴影。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农业遭受重创。东北、华北等地今年春旱比较严重,全国已有2.91亿亩耕地受旱,比往年同期多7000万亩。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年景中等偏差,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粮食安全的警钟要长鸣。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北大仓”,特别是水稻和玉米产量关系到全国的粮食安全。要高度重视当前出现的“谷贱伤农”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合力确保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眼下比较紧迫的是,国家要考虑启动并适度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敞开收购粮农手中的余粮;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和农机补贴政策,扩大良种补贴的规模和强度。
长远来看,要加紧研究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在国家粮食安全与种粮农民利益之间,在“谷贱伤农”与“谷贵伤民”的矛盾中,找到合理的平衡。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在政策上对粮食生产实行全方位保护,继续实行对粮食生产的各种补贴;粮多时国家应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有效控制生产资料价格,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要逐步增加补贴强度,尽快建立农资综合直补与农资价格联动机制。在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大力气增加投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此外,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县、乡、村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强度,调动粮食主产区各级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农资限价:善用“两手”调控,但最终还要靠市场
为了抑制过高的农资价格,国家和一些省市先后出台了化肥出厂最高限价政策。记者深入甘肃省乡村农户、化肥生产企业和农资经营部门采访却发现,限价政策效果有限,市场价格反而一涨再涨。
今年的化肥价格涨幅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在甘肃市场上,磷酸二铵从去年的2980元/吨涨到了目前的4600元,上涨了54%。生产企业说,限价政策已经将自己推到了“生死线”上。虽然不敢明确抵制,但是已经通过停止销售等手段来减少损失。
企业被限价压得难以喘气,而农民照样在用高价化肥,化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流通环节抬高市场价格至少有两条途径:一是将超过限价的部分计入运费和装卸费,二是企业自己从“左口袋”掏出装进“右口袋”加价。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化肥企业按限价规定先卖给自己的经销公司,经销公司再往外卖,就无法限制了。
对这次限价,化肥生产和流通界人士认为,由于企业方面不会接受亏本生意,价格干预最终将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产量萎缩,一种是继续引发上游价格管制。前者不是政府限价的初衷,后者势必将化肥上游产业卷入价格“干预”链条,更加大了调控的难度。化肥市场价格会陷入“限又限不住、放又不敢放”的尴尬局面。
化肥是个特殊商品,它的价格走势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对化肥市场价格不可能放弃干预,但方向应是寻求更积极、更市场化的干预方法。事实上,政策真正发挥调控作用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只有遵循市场规则,才能最终稳住市场。“三农”专家陈锡文曾表示,最终取消对化肥生产企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逐步实现市场化,必要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这是发展的方向。
肉蛋奶难脱“大起大落”,呼唤宏观规划预警机制
本轮物价上涨,猪肉价格涨幅最大,但记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尽管猪肉价格一年内几乎翻番,农民养一头猪的利润增长了一倍左右,但农民养猪的热情并不高涨,生产也远未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2007年,我国奶牛饲养业同样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发展。上半年在全国不少重点奶牛养殖地区,因奶贱伤农而导致“倒奶杀牛”现象此起彼伏,呼和浩特市周边旗县不少养殖户把母牛犊都当肉牛卖了,决意不再养奶牛。但下半年风向突变,原奶价格开始上涨,乳品企业四处抢奶,原奶出现全国性短缺,以至出现成品牛奶价格的大幅上扬。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奶业市场转暖,但不少伤透了心的奶农决意不再干“受累、受气、赔本”的事,元气大伤的奶牛饲养业短时期内很难恢复。
眼下,市场低迷、价贱伤农的现象又开始在蛋鸡饲养业“续演”,蛋鸡饲养正在重复生猪、奶牛饲养业的发展轨迹。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2007年10月份以来,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和饲养规模过剩,蛋鸡养殖出现养殖成本与价格倒挂现象,由于利益受损养殖户已开始淘汰蛋鸡。
一直以来,我国的养殖业发展重复着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反思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及当前奶牛、蛋鸡养殖的现状,反映出我国养殖业发展宏观层面缺乏规划、信息滞后导致产业预警缺失等深层之痛。有关专家指出,国际上大豆、花生、饲料价格在2006年4季度就出现明显上涨,国内期货和现货市场对此有同步反映,但有关部门却未及时采取措施预警,结果增大了调控成本。
近年来各地放松了关乎民生的“米袋子”、“菜篮子”建设,也使得养殖业放任市场调节。养殖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如果完全放任市场来定价,就会出现“暴涨惊市、暴跌伤农”的不稳定发展态势。
养殖业稳了,肉蛋奶的价格才会稳。稳住养殖业,首先要认真摸清真实底数,制定出接近实际的规划;其次,国家在加大扶持的同时,要加强宏观引导尤其是建立起灵敏的价格预警体系,建立农业保险、农副产品储备等制度,从而摆脱农畜产品价格“暴涨惊市、暴跌伤农”的发展怪圈。
统筹“两个市场”,找准开放背景下农产品调控的平衡点
食用油是本轮物价上涨的“领跑者”之一。而我国大豆油的原料大豆主要依靠进口。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国内食用油安全,而且食用油价格易受国际油料价格影响。
2000年以来,“大豆振兴发展计划”工程使得大豆生产进入了恢复期,但其内忧外患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产大豆价格低迷,国内生产徘徊不前,进口量大幅度上升。从根本上说,我国应重视具有产地优势的油料作物生产,挖掘自己的食用油“大油田”。但国产高油大豆的产不足需,决定了我国大豆进口量保持在高位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
更令人担忧的是,三大跨国厂商掌控我国1/3的大豆加工能力,加上其他外资企业,外资已控制我国40%的大豆加工能力。我国大豆进口也由这几家跨国公司垄断。由于国内期货市场发育不完善、外汇管理等方面原因,作为一个大豆进口占全球1/3的国家,我们却不得不接受不公平的定价机制,在国际贸易中受制于跨国垄断集团。
食用油价格的波动,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次物价上涨受国际市场因素影响的明显特征。同时,也提出了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的新课题。
进口农产品等于进口土地和水资源,因此在不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农产品进口,对我国经济有利。
建立准确、及时的信息网络是关键的第一步。长期从事大豆产业研究的专家周有金说,跨国粮商对全球农产品已基本形成垄断格局,拥有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优势,国内企业从他们手中购买原料,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都要慢半拍,必然受制于人。我国政府应加强信息渠道的建立,加强信息指导,让整个大豆行业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供求形势和价格信息,让农民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和面积。
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农业资源、两个农产品市场,核心是通过多种途径建立互利、稳定的农产品出口国货源基地,努力把握农产品进口渠道和定价权。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与扶持国内产业并不矛盾。大豆专家认为,应对大豆及豆油进口总量进行有效调控,争取我国对大豆、豆油进口拥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实施“绿箱政策”,加大对大豆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提高对豆农的补贴额度。普遍实施良种补贴,对大豆实施最低收购保护价,提高农民种大豆积极性;加大对国有大豆油脂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对大豆加工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调动加工企业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