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自身职能,通过大力开展现代生态养殖,大力推广“微生物+”为核心的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开展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我区养殖污染防治的成果,为我区“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四大举措进一步强化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一、推进畜牧业依法依规发展。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广西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广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要求,推进县域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依规划定禁养殖、准养区和适养区并依法管理,保障畜牧业发展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二、推进畜禽生态养殖和转型升级。制定并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广西现代生态养殖发展“十三五”规划》,逐年分解各市县生态养殖目标任务,把其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从源头上减少养殖污染产生,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美丽广西.生态乡村”转入“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后,建立一种既符合宜居乡村需求又符合畜牧产业发展方向的栏舍改造模式,形成示范效应。
三、继续推进九洲江养殖污染治理。九洲江流域污染治理进入攻坚阶段,继续指导服务于博白、陆川二县,把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推向长效化和长态化,确保取得预期治理成果。
四、加大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力度。一是加大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实施力度。指导全区各地推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实施,强化水域滩涂养殖证核发工作,加强检查监督和执法,对违法从事水产养殖行为依法予以处理。二是加大水产生态养殖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大水面网箱生态改造、养殖排筏改造、深水网箱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建设、养殖(育苗)废水治理设施建设等渔业生态养殖设施建设;支持开展宜渔稻田设施建设改造,大力推进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三是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继续在全区组织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特别是内陆大水面生态养殖、浅海滩涂贝类养殖和稻田综合种养。四是强化监督管理与服务指导。加强宣传,强化生产者和管理者生态养殖和环境保护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在全区组织开展渔业生态养殖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培训;推动实施渔业生态养殖技术规范;组织开展渔业生态养殖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专项检查,加大对渔药、渔用饲料、渔业水质改良剂等投入品监管的力度。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办公室 黄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