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1月14日讯昌乐县五图街道岳辛庄是一个传统养殖村,作为有着十几年养鸭经验的岳秀军今年主动转型,新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养鸡舍。地面清洁、通风良好,一切展现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带给畜牧业的新变化。岳秀军介绍:“产品一致,大小均匀,料用比低,降低了资料消耗,从而节省一部分钱,虽然投入高,但是这个温度恒定,少生病,节约药费,节约药费的同时,产品绿色了,这样基本不用喂西药,只喂中药。”
笼养肉鸡模式,符合当下畜牧养殖发展新需求。上下两层的笼养设计,提升饲养密度,每平方养殖量能达到20多只,让养殖场的出鸡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一个鸡舍养殖鸡的数量达到2万只。岳秀军高兴地说:“头一茬鸡现在已经半个月了,就按现在市场价格算的话,大概利润在三块钱左右上。”
不仅养殖数量有了较大提升,成活率的提高也非常明显,相比于地面养殖或网上养殖90%到95%的成活率,笼养成活率数能高出3个百分点。“现在都讲究环保,基本上可以说一点污染没有,一点污水也不产生,粪便拉出去接着就去了大棚,循环利用。”岳秀军介绍说。
从抛弃地面养殖变为笼式养殖,岳秀军给我们算了一笔很细的账,无论是人工费、医药费,还是冬天取暖费,让每只肉鸡产出利润有了显著提升。不光养鸡利润增加了,每天通过传送带干净输出的鸡粪,做成颗粒或者发酵处理,也能成为很好农用肥料。岳秀军介绍说:“以后粪便用传送带,更省人工,用传送带就能传出去,送到大棚,循环利用。时间长了,肉质品质就好,比肉食鸡品种好很多。”
今年,昌乐县通过引导养殖户进行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畜牧产业标准化生产,鼓励养殖企业使用先进模式和设施设备,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提升鸡产品加工深度,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增加养殖户收入。岳秀军颇有感悟:“这一块将来以后是一个发展方向,将来以后你像其他养殖,就会被笼养代替,别的已经落后,应该淘汰了。”
今年昌乐县以发展安全、生态、品牌、高端现代化畜牧业为目标,以畜牧品牌创建为引领,推进新模式养殖,提升畜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