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商品猪价格持续下跌,牧原股份依然选择积极扩大养殖规模。11月1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分别出资500万元在陕西省白水县、河北省海兴县、河北省新河县、山东省垦利县、江苏省灌南县设立五家全资子公司。这也是进入2016年后,该公司第五次实施扩张计划。
业内专家认为,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疯涨之后,国内生猪价格开启下跌模式,最好的市场行情已经过去。同时,由于进口猪肉持续激增,猪周期拐点已现,此时选择大肆扩张,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如果行业内跟风而上,极有可能造成下一轮的产能过剩。
最好的扩张时机已经过去
炒股不如养猪。这句话在2016年一度被圈内人津津乐道。
受益于生猪市场行情走好,牧原股份今年盈利颇丰。根据该公司公布的三季报显示,牧原股份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00.40%,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长531.52%。
牧原股份是我国较大规模的生猪养殖企业,总部位于河南南阳,于2014年登陆资本市场。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润爆发,得益于本轮猪周期和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利好消息。
2016年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迎来了久违的“高价期”。2013~2014年的行业持续亏损所导致的母猪存栏持续下降的效应,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表现为商品猪的供应紧张,猪价持续上涨。进入2016年,生猪价格总体保持快速上涨的态势,在春节后短暂企稳,随即开始了新一轮上涨,6月份之后猪价出现回落,不过依然维持高位。
而今年4月份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带来利好消息。该规划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四个区域,对于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国内一大批落后产能退出,加剧了商品猪供应紧张的局面。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国家政策和市场行情,决定着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是否选择扩大规模。
牧原股份选择主动出击。4月,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在陕西省大荔县、山西省新绛县和山西省万荣县设立三家全资子公司;6月,出资2000万元在河北广宗县、内蒙古奈曼旗、敖汉旗、翁牛特旗以及南阳淅川县等地市建设五家全资子公司;7月,拟出资2000万元在河北省馆陶县、吉林农安县、内蒙古开鲁、江苏省铜山区县设立4个新的子公司;8月,牧原拟分别出资2000万元在湖北省老河口市、辽宁省铁岭、辽宁省建平县、黑龙江省龙江县市、黑龙江省兰西县、安徽省颍上县设立六家全资子公司。同时,牧原股份还对旗下多个子公司进行增资,涉及资金数额巨大。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生猪养殖龙头也纷纷扩大养殖规模。温氏集团提出到2019年年生猪出栏达3000万头,较2015年增加1000多万头;新希望(8.440, 0.21, 2.55%)六合今年年初发布公告称拟投资88亿元,通过3到5年时间,以“公司+家庭农场”等方式发展1000万头生猪,通过“技术托管和技术服务”形式覆盖2000万头生猪。另外,雏鹰农牧(5.300, 0.00, 0.00%)、正邦等均有扩张动作。
冯永辉认为,当下生猪价格已经出现下跌,最好的扩张时机已经过去。“市场价格保持高位时,一定有很多企业和散户同时扩大规模,这势必会导致新一轮的产能过剩。”他说。
不过,他也表示,近几年,我国上市猪企在扩大规模上表现颇为大胆。“即便不是最好的时机,为了跑马圈地,很多猪企也会选择疯狂扩张。”
猪周期“进口猪”搅局
令生猪养殖企业头疼的“猪周期”已经出现拐点,也为牧原股份的扩张增添不确定因素。
通常情况下,猪周期的轨迹是:肉价上涨——企业扩大规模——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企业缩小规模——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一直都是悬在生猪养殖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2~3年循环一次。
数据显示,经历了疯狂的上半年,我国生猪价格在6月份呈现下跌趋势。根据牧原股份11月7日晚间发布的10月份生猪销售简报显示,该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自6月起,已经连续5个月下降。10月份均价比5月份累计下降23.6%。
冯永辉告诉记者,以往猪周期最高点出现之后,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或者两年内会出现产能过剩,进而引发行业亏损。他提醒,在资本时代来临之后,整个行业时刻需要警惕因资本疯狂投资而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
同时,今年数量激增的进口猪肉,也会加速行业产能过剩的步伐。
“进口猪肉激增,是导致我国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师马文峰说。他告诉记者,进入3月份,我国猪肉进口数量均在10万吨以上,6月和8月进口量接近20万吨以上,同比增幅达1.1倍~2.0倍,9月进口量有所下降,当月进口14.05万吨,同比增长88.08%。2016年1~9月中国累计进口猪肉127.85万吨,较2015年同期增加146.7%,猪肉进口量占到国内产量的3.46%。同期国内猪肉产量下降3.6%,进口量基本弥补国内猪肉产量的下降数值。
冯永辉透露,我国猪肉进口主要来自欧盟和美国。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的猪价折合人民币不到7元/公斤,中美猪价差额约在11元/公斤,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明显。马文峰认为,受益于国内肉类进口口岸数量增加以及猪肉进口关税偏低等因素,我国进口猪肉的数量仍然会保持高位,并继续冲击我国市场。
位于河南漯河的众益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公司在2015年2月预测到未来猪肉价格可能会出现大幅上升,于是高息借款2000万元用于采购猪肉。不过,因为公司主要客户转向购买更加便宜的进口猪肉,导致该公司资金链断裂,并在今年10月底被强制摘牌。
马文峰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春节前后肉类进口进一步冲击30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全年的猪肉进口可能达到200万吨,进口猪肉及肉类占据国内生产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会对国内生猪养殖产生冲击。
冯永辉则认为,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面对的是来自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在这一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之后,行业产能退出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