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州区以“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强力推行“四型”模式发展绿色畜牧业探索出较好路子。
资源节约型。修建青贮、氨化池1.3万口,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微贮、氨化养畜技术,通过“两贮一氨化”年处理作物秸秆11.6万吨饲养草食畜禽,使大量农作物秸秆通过过腹还田得到了合理利用,既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又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
种养结合型。按照排泄量和消纳量相适应的原则,把养殖场与农田、鱼塘、园地一并规划,推广种植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共配套种植业消纳土地面积30.4万亩,发展规模养猪54.2万头,利用林地、园地养鸡配套桔园、林地面积4.7万亩,发展山地养鸡63.8万只,利用农田休闲期轮牧放养水禽(鸭、鹅)47.6万只。
能源循环型。以“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为纽带,将农村沼气建设同改造畜禽圈舍相结合,其沼气作农村清洁能源,沼液和沼渣作肥料施于农田和园地,全区593家300头以上规模猪场已建成大中型沼气池6.8万立方米、沼液储存池1.6万立方米、集粪发酵房7000多平方米、雨污分流和排污管道15万米,可完成80%存栏生猪的排泄物综合治理,并通过多级沉淀、厌氧发酵、配套土地消纳,形成“猪—沼—果(作物)” 生态良性循环生产。
质量安全型。加大对禁用兽药、添加剂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有毒有害饲料的使用,有效控制畜禽及其产品的药物残留,强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全区现已完成18个无公害畜禽产地和21个产品认证,有6个畜牧龙头企业13个产品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同时成功申报“开州肉兔”、“桑叶鸡蛋”地理标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