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网站发布《关于对漯河众益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由于公司已于2016年4月底开始停产,没有及时将这一重大事项进行披露,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问题。河南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实施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诚信档案。
而在11月1日,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发布的《关于漯河众益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挂牌的风险提示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10月31日,众益达仍未披露2016年度半年度报告,已被终止挂牌。终止挂牌生效日为2016年11月1日。
摘牌后又被警示的众益达
停产不公告,未发半年报,一路“破罐破摔“的众易达,也曾是一家有着百亿梦的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众益达主营生猪屠宰加工,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年屠宰能力达150万头。三全食品、嘉乐食品等知名食品加工企业,都曾是众益达的大客户。
2015年11月挂牌之初,众益达曾在股转说明书中提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到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愿景。但仅仅一年后,这家生机勃勃的公司就走到了山穷水尽。
根据监管层出具的警示函,众益达早在今年4月就已停产。尽管未对停产事宜进行披露,但4月份公司公告内容也已露出端倪。
今年4月22日,众益达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会计机构对公司2015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导致会计机构保留意见的原因是, 截止2015年12月31日,众益达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短期内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公司虽然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了拟采取的改善措施,但其持续经营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存货账面余额1.04亿元,占流动资产的90.36%,较 2014年增长81.49%,存货账面价值无法认定,无法判断存货未来可变现价值,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进行减值测算,无法判断对存货账面价值以及净利润的影响。
面对质疑,众益达的回应是,公司积极联系销售客户,与三全、思念等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销售货物回笼货款。但紧接着,三全食品却立即公告划清界限,称众益达未在公司2016年定期物料招标过程中中标,2016年1月至今未产生供销关系。
对此,申万宏源证券也曾在今年7月发布公告称,众益达因资产负债率小于1及期末存货未来可变现价值无法确定的原因,被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申万宏源证券拟展开现场核查,但发现众益达已暂停生产,且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并进行信息披露。通过多方访谈并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众益达因资金流问题已暂停生产,公司仅保留20位员工维持公司基本运转。
2016年8月31日,众益达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暂停转让公告》称,由于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半年报,公司股票自2016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暂停转让,按规定披露半年报后将恢复转让。但最终,迟迟未发的半年报还是让众益达彻底摘牌了。
猪肉大涨众益达却栽了
2016年上半年,猪肉价格飞涨,猪粮比创出历史新高,生猪养殖企业各个赚的盆满钵满。同在河南,主营生猪养殖的雏鹰农牧(002477)中期收获了87倍的净利润增长,但众益达却在如此大好的市场环境下栽了。
财报数据显示,众益达2014年、201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3.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76.68万元、1201.5万元,整体表现较为平稳。但在成功挂牌后,一切却出现了神逆转。
公司2015年年报中曾披露,2015年2至4月份,生猪价格降幅较大,处在12元/公斤左右,原材料成本较低。公司加大了生产量,利用现有冷库,储存了大量分割冻猪肉,存货快速增长。
申万宏源证券也曾表示,2015年2月,由于众益达管理层预测未来猪肉价格上涨,决定增加备货。鉴于公司流动资金不足,漯河市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公司为期一年的2000万元借款(年利率18%),公司在收到借款后陆续采购猪肉以备2016年年初的猪肉销售高峰。
一切本在众益达高层的预料之中。2015年2至4月众益达大举囤积猪肉时,生猪价格曾大幅跌至约为12元/公斤,到了2015年8月初,生猪出栏价格已突破18元/公斤,2016年初更是突破21元/公斤。但不想,猪肉价格起飞的同时,半路却杀出程咬金。
据申万宏源证券披露,在2016年猪肉价格上涨后,尽管众益达与主要客户存在框架协议,但主要客户转而采购价格较为优惠的进口猪肉,公司存货销售困难而导致现金流断裂,借款到期日未能如期归还本金及利息。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计划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共计4604万元,占2015年资产总值的18.91%。
证券时报记者也留意到,在今年国内猪肉价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进口猪肉的却已成为肉类食品加工企业抵御高成本的“救命稻草”。
有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间,美国猪肉价格折合人民币6.8元/公斤,进口猪肉到岸价在14元/ 公斤左右,而国内猪白条出厂价高达25元/公斤以上,是进口肉的近2倍。
双汇发展(000895)2016年中报曾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屠宰生猪1501万头,与上年比减少了262万头,但其通过间接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从国外市场进口超过19亿元的分割肉、分体肉、骨类副产品等其他商品,是去年同类交易金额的两倍以上。
如果没有进口肉“搅局”,众益达的未来应该很美。
就在今年4月发布2015年年报时,众益达还曾信心满满自愿披露了对2016年的展望。公司称计划从目前的收购生猪模式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上发展,引入“格凌 1 号”动物生态保护专利技术,建立一套“无双残(无抗生素、无重金属残留)”的安全、富硒营养生猪养殖技术标准,从而实现冷鲜猪肉产品的升级。全年计划生产和屠宰富硒营养生猪 10 万头,普通生猪 40 万头,每头富硒生猪屠宰后产生的净利润不低于400元, 净利率不低于10%。
而如一切依照众益达高层所预判,按照2016年初猪肉价格21元/公斤的价格计算,众益达所囤猪肉价格将上涨75%, 1.04亿元库存将至少盈利7800万元。
众益达的摘牌隐患源自于去年“押宝”猪肉涨价。公司在2015年2月预测猪价上涨,并以18%的高息借款2000万元,以12元/公斤的价格大规模囤积猪肉;截至2015年底,公司存货规模达到1.04亿元。到今年年初,大量下游加工企业转而采购更加便宜的进口猪肉,使得众益达3000多吨的库存肉“砸”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