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荆州市坚持绿色发展 打造“三美”畜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20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市畜牧兽医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治理与利用并举”,以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周边水土净美、养殖环境优美、畜产品安全味美的“三美”畜牧业。强力治理养殖污染 打造周边水土净美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成效明显。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养殖业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去年市农业、市环保部门联合制定了《荆州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专项行动方案》,全面打响养殖污染

今年以来,市畜牧兽医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治理与利用并举”,以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周边水土净美、养殖环境优美、畜产品安全味美的“三美”畜牧业。

强力治理养殖污染 打造周边水土净美

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成效明显。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养殖业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去年市农业、市环保部门联合制定了《荆州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专项行动方案》,全面打响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全市畜牧部门组织专班,深入4194个规模养殖场,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制订“一场一策”的治理方案,依法关闭水库、河流周边以及城中村养殖场。松滋市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整县推进,列支10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首批纳入污染治理的150家生猪规模场,治理合格场达98%。养殖场及周边环境一改过去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场景,而变为“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尿不见天、发酵处理、还田利用”。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有效运转。为彻底杜绝病死畜禽乱丢乱弃污染环境,市畜牧兽医局与人保财险荆州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生猪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以“区域覆盖、集中收集、统一处理”为路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监利、松滋2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 年处理能力达到1.1万吨,5个病死动物收集中心以及覆盖县市区各乡镇村的349个收集点(暂存点)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对违法行为查处率达100%。

畜禽养殖“三区”划定有序推进。根据《环境保护法》、《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我市全面开展畜禽养殖 “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工作,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布局养殖区域、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从源头杜绝养殖污染。截止目前,全市已有江陵、监利、石首、洪湖4县市区完成了“三区”划定工作,其余县市区已完成送审稿待审。

着力推行标准化生态化 实现养殖环境优美

畜禽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2016年全市新增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5个、市级27个,部省市县级示范场累计达到1223 个。

自动化智能化养殖实现新突破。瞄准畜禽科技前沿,突出设施化、智能化、一体化,引进推广养殖自动化、智能化先进模式。全市建成湖北双港、鑫盛农牧等10万只蛋鸡自动喂料、集蛋、洁蛋、分炼、包装、粪污收处自动化生产线3条,荆州美神、湖北正嘉母猪智能化饲喂、发情、配种生产线2条。充分利用各类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和能源项目,重点对生猪、家禽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开展达标改造,粪污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市共建成小型沼气工程834处,大型沼气工程31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70%以上。

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方兴未艾。我市按照“农牧结合、生态循环、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因地制宜开展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全市初步形成了四大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即以温氏、湖北正嘉、峪口禽业等大型规模化场为代表的干粪生产有机肥、污水深度处理场内循环模式;以荆州良友、监利巨象、湖北三湖、松滋永兴等规模场为代表的“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林”的农牧结合模式;以江陵县整合沼气项目、运用市场机制,对全县中小养殖场户粪污沼气打包处理、“三沼”农田综合利用的中小养殖场第三方处理模式;以湖北三湖、监利天牧、荆州天蓬为代表的“水氓”、“蚯蚓”、“生物菌”处理粪尿的生物处理模式。

强化质量监管全覆盖 保障畜产品安全味美

严格规范动物检疫。严把产地检疫关,全面落实电子检疫出证。元至10月全市产地检疫生猪325.38万头,产地检疫覆盖面达100%、产地检验率达10%。严把屠宰检疫“三关”,屠宰检疫实行官方兽医驻场制度,建立了屠宰检疫畜禽入场信息查验和溯源管理制度,开展了宰前“瘦肉精”、兽药残留等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发现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产品实施无害化处理,确保上市肉品安全。今年来,全市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生猪56.62万头,屠宰检疫率100%,检出病害畜禽及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方位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市蛋品质量安全春季整治行动”,共检查1016个禽蛋养殖场(户),出动执法人员1158人次,快速检测磺胺类、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样品4000多份,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10份。结合农业系统打假保春耕和打假保秋播活动,同步开展了饲料、兽药等畜牧投入品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12578人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83家,饲料经营门店116家,兽药生产企业2家,兽药经营门店278家,畜禽规模养殖场1261家,查处生产经营假劣饲料案件43起,查处经营使用假劣兽药案件98起,查获假冒过期饲料180吨,保障了我市畜牧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从今年10月起,我市在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定点屠宰场统一悬挂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牌,进一步落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公示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评估被监管单位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监管单位根据评估等级确定巡检频次,有效提高了畜禽产品生产加工业主自觉守法经营的意识。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印发了《关于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瘦肉精”抽检比例不低于4%,每个县市区开展“瘦肉精”等违禁物和兽药残留监督抽检筛查数量不得低于2000批次。截至10月底,全市共监督检测畜产品样品12875余批次,“瘦肉精”及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100%;省级畜产品质量随机抽样116批次,检测合格率为100%,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争先创优活动。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开展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争先创优活动,松滋市被列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单位,洪湖、公安被列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单位,监利县被确定申报省级畜产品质量安全争先创优优胜单位。目前,松滋、洪湖、公安均已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评审,监利县也在全省畜产品质量争先创优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