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内蒙古和林县走上现代畜牧业之路 为发展铺就绿的底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1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浏览次数:216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绿色崛起,路在脚下。打造生态文明县城,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砥砺前行,考验着和林人的勇气、决心和作风。和林县把“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临空经济区,不断壮大绿色食品、云计算大数据、电力、生态、旅游、物流等产业”作为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这是对和林县未来发展的奋力擘画,这是对民生幸福的庄严承诺。筑发展之势,争做绿色崛起先锋“发展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当是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发展,我们要GDP,但不惟GDP,我们不要带毒的GDP、带

核心提示:

绿色崛起,路在脚下。打造生态文明县城,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砥砺前行,考验着和林人的勇气、决心和作风。和林县把“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临空经济区,不断壮大绿色食品、云计算大数据、电力、生态、旅游、物流等产业”作为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这是对和林县未来发展的奋力擘画,这是对民生幸福的庄严承诺。

筑发展之势,争做绿色崛起先锋

“发展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当是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发展,我们要GDP,但不惟GDP,我们不要带毒的GDP、带血的GDP。”这是市委常委、和林县县委书记朱建国屡次强调的重要观点。

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绿色资源,把发展绿色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淘汰落后产能,严把环境准入关,和林县把布局发展新特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创新动力的重要决策。按照“把存量做优、把增量做准”的思路,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蒙牛跻身世界乳业11强,蒙草抗旱、赛科星等5家企业挂牌上市。五年来,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2.9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达到43家。新型服务业蓬勃发展。先后引进云计算大数据及配套企业30个,总投资800多亿元;中国电信6栋机房楼、中国移动3栋机房楼全部投入运营,累计安装机架1.84万个,签约入驻各类企事业单位40多家;南山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土城子遗址入选自治区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奥威蒙元马文化生态旅游区等项目进展顺利,芍药节知名度逐年提升,累计接待游客598万人次。

圆绿色之梦 ,补齐短板拓展服务功能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泥土里栽下的是一株株新苗,收获的却不仅仅是芬芳,更是这里宜人美景和百姓心头满满的幸福感。和林县按照“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强”和“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目标要求,着眼于补短板、提质量、上档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卫星城,全面推进同城化。中心城区改造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先后投资21.98亿元,改造建设市政道路10公里、各类地下管网63.5公里,“四横三纵”城镇框架基本形成;全县建成区面积由34平方公里扩大到43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从6.5万人增长到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2.5%上升到40%,城区绿化覆盖率由30%提高到34%。特别是投入资金10.8亿元,高标准完成了132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补齐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而且缩小了城乡差距、改变了农村面貌。

挥实干之笔, 铺绘生态发展常青色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回首“十二五”,和林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新增造林92万亩,高标准完成重点通道绿化185公里,森林面积达到180万亩。

和林县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让和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居环境更优美。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抓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完善现有林场经营管理体制。到2020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5万亩、造林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以上。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把亩均产值、亩均税收、亩均就业作为企业用地依据,继续盘活现有土地,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探索海绵城镇建设,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集聚区中水厂和垃圾处理场,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全面落实各项管控制度,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绿色、开放、生态、宜居的美丽和林,新常态下呼唤什么样的发展、应该怎样发展?和林县正在作出独具特色的解答。

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通过科技部验收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了解到,根据国家科技部办公厅《关于第三、第四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结果的通知》,第三批建设的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

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10年开始建设,至今已圆满完成了预期规划目标。国家科技部于6月17日委托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验收组对园区进行实地考察验收,并对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专家评审,8月26日进行了验收视频答辩。专家组认为,园区在研发、转化、示范、推广、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科技成果对内蒙古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农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已经超额完成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要求,准许通过验收。

下一步,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继续高度重视后续建设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布局,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出新贡献。

和林格尔走上“种养加”现代畜牧业之路

11月4日上午,内蒙古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正缘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1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竣工投产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小甲赖村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启动仪式现场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和林格尔县县委书记朱建国出席启动仪式。

据介绍,1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小甲赖村,占地面积4万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包括5000头种猪场一座、8800头育肥场8座、200头公猪站一座、洗消中心两座,由内蒙古正缘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将由内蒙古正大食品有限公司租赁经营。项目于2016年4月1日开工建设,11月4日竣工投产,项目整合了欧美先进的生产工艺,并引进了世界领先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投产后将采取“种养加”结合的运营模式、走绿色循环经济道路,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本项目是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稳羊、增牛、扩猪”的发展策略,和当前全国生猪养殖趋势由南向北转移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项目落户和林县有几个优势,第一和林县是玉米种植区满足了饲料方面的需求,第二和林县原本的生猪养殖户比较少所以防疫环境较好,第三这里有许多荒山可以用于建设厂房,加上和林县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相信我们的项目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内蒙古正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天泉介绍。

“项目落户和林县可以流转农民的林地、土地。2020年,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综合项目全部建成之后,产生的生产值可以达到50亿。同时将会新增3000多个就业岗位,另外产生的猪粪经过处理可以作为肥料从而促进和林县绿色农业的发展。”和林格尔县副县长栗耀庭说。

1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是正大集团内蒙古区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综合项目的开山之作,共计将有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综合项目将逐步落户在和林格尔县,正大集团内蒙古区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综合项目的建成,将为内蒙古消费者提供新鲜、优质、安全的猪肉及其制成品,从而有效的保障内蒙古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