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鸡蛋、煎鸡蛋、茶叶蛋、鸡蛋灌饼、西红柿炒鸡蛋、蛋炒饭……作为中华儿(chi)女(huo),一日三餐多少都会与鸡蛋扯上关系,也正因如此,中国又拿了个世界第一!
据媒体报道,(1月8日),在第5届中国鸡蛋产业链供需形势分析会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巡视员黄修柱称,我国鸡蛋产业每年有3000多亿元的产业规模,全球占比40%,世界排名第一。
然而,这个第一的背后,其实有些无奈。
1 供给过剩,但有机占比不足10%
黄修柱在上述分析会上提到,我国鸡蛋产业世界排名第一。但是有机、无公害、绿色以及品牌在不同规模中所占比例均不到10%。
而且,当前我国多数养鸡场还处于小规模、大群体、不规范的状态,鸡蛋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蛋鸡养殖场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进行认证。据一财网报道,作为世界第一的鸡蛋生产、消费大国,中国2015年的鸡蛋产量为2400万吨,目前中国人平均每1.3天消费一个鸡蛋,不过深加工量只有2%。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曾梳理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中挂牌的鸡蛋生产企业。截至去年11月,已有圣迪乐村、柳江牧业、德青源、顺宝农业等多家企业挂牌新三板。
而鸡蛋行业行业集中度低的情况,在上述四家企业财报中可见一斑。国内鸡蛋供应龙头企业圣迪乐村财报显示,2016年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12.20%,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增长51.41%。
截自圣迪乐村2016年半年报
柳江牧业、德青源、顺宝农业其他三家公司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3.02亿元、2.72亿元和0.55亿元。
据此统计,四家挂牌新三板的公司上半年合计收入为9.62亿元。其中,圣迪乐村、顺宝牧业和柳江牧业2015年蛋品销售收入合计为10.52亿元,不足市场份额的3%。即便算上德青源2014年的全部收入,市场份额也不到5%。
圣迪乐村总裁冯斌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鸡蛋产业以小农经济、分散生产为主,中国品牌鸡蛋成功的企业还是太少,品牌化严重滞后。究其原因,一是缺少品牌建设的观念,二是缺少先进产能。
2 整合、转型是必然趋势
黄修柱称,由于鸡蛋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人们对于鸡蛋产品的需求是刚性的。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全面二胎政策的施行,未来我国对鸡蛋产品的消费需求还会继续增长。
而随着产能升级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原来以小农养殖为主的鸡蛋产业将迎来产业升级。一个行业共识是,规模化生产的公司将借助并购提升集中度,而小规模的农户则可能被整合。
据新华社报道,在昨日的分析会上,还上线了全国首家鸡蛋网上交易中心——中国鸡蛋交易中心。鸡蛋产业链的供需双方可在这个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直接签订电子合同进行交易。
该中心作为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由山东寿光蔬菜集团和北京市蛋品加工销售行业协会共同筹建。业内人士认为,通过这一平台,不仅有利于生产端的养殖者直接增收,还能大幅缩减交易的时间和空间成本,助推鸡蛋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协会负责与鸡蛋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制定鸡蛋行业标准。平台则借助O2O模式的创新,广泛吸纳国内3万只以上的标准化商品蛋鸡养殖场,以及各个环节的贸易商和客户加入。中心将从饲料成分、栏舍环境等方面实现全程可视化,使消费者能够亲眼见证标准、科学配方的饲料和蛋鸡优良的生长环境,买到健康放心的鸡蛋。
这或许也是鸡蛋行业整合转型的一步。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曾表示,鸡蛋行业在经历前期爆发性阶段后已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但整个产业大而不强。
对于行业前景,柳江牧业此前在财报中也表示,由于国内蛋鸡行业已基本饱和,鸡蛋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品牌鸡蛋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蛋鸡行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行业整合行为将加剧国内市场竞争。
也就是说,目前人们概念中的那种原汁原味的“土鸡蛋”未来将会减少,甚至可能有吃不到的那一天。但有机、无公害、绿色的鸡蛋,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