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非集团化养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1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94
核心提示:在当今我国养猪业格局极速变化的状态下,集团化企业的优势无可比拟。相比之下,非集团化企业的生命力就显得弱小了。然而,养猪业的生态环境不可能只容得下集团化企业,非集团化企业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途径,也是我国养猪业的“一枝花”。不具备专门事业部设置然而又具备一定规模的养猪企业可以称为非集团化规模养猪企业或非集团化规模养猪场,这些企业或猪场不像大型养猪企业那样有完整的事业部组织机构,没有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专家团队,也没有配备专业的数据管理和财务分析人员。这些企业的养猪规模一般在1000~10000头

在当今我国养猪业格局极速变化的状态下,集团化企业的优势无可比拟。相比之下,非集团化企业的生命力就显得弱小了。然而,养猪业的生态环境不可能只容得下集团化企业,非集团化企业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途径,也是我国养猪业的“一枝花”。

不具备专门事业部设置然而又具备一定规模的养猪企业可以称为非集团化规模养猪企业或非集团化规模养猪场,这些企业或猪场不像大型养猪企业那样有完整的事业部组织机构,没有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专家团队,也没有配备专业的数据管理和财务分析人员。这些企业的养猪规模一般在1000~10000头基础母猪,是中国规模化养猪的主力军。一个非集团化的养猪企业缺乏现代养猪标准、高端养猪技术管理人才和管理团队,没有能力做到现代专业和规范的高效养猪生产。面对中国养猪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些企业必须与时俱进,配备和整合资源,实现现代专业化管理,否则,将在未来的竞争中遭淘汰。本文将描述中国养猪业的新常态和未来养猪产业,以及非集团化规模养猪企业的困境和生存与发展策略。

养猪产业的新常态

养猪产业正面临三个新常态。

政策导向

转变为市场经济。对于养猪产业来讲,政府已经确立了市场导向的基本政策。政府对养猪市场的干预越来越少。政府补贴也会越来越少。政府开始明白补贴很危险,补得越多会导致这个行业的生存能力变差。所以现在不大可能再有大规模补贴养猪农户的政策了。

环境保护法的严厉执行。养殖业的污染,导致中央对养猪业、养鸡业等有新的看法了。国家不会再保护污染性养猪企业,养殖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环保整治对象。所以新环保法的实施给猪场污染留下的空间已不多。造成污染的养猪企业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了。

发展现代农业的导向。政府提倡和支持现代适度规模农业产业,政策性地压缩养猪生产规模,淘汰传统的庭院养猪和小规模猪场。比如,上海已经提出三年之内要关掉2730多个牧场(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这意味著上海将关闭其大部分的养殖场,这是很严峻的,与政策导向密不可分。政府部门的会议和文件中不断强调要支持现代适度规模农业的发展。现在政策明显不支持散养户、庭院养殖和小养殖户。

国际竞争时代来临

我国10年WTO保护期到了,进口限制放开,进口农产品加剧,中国农业开始进入国际竞争时代。有数据可以看出进口在逐渐增加。2014年,中国生产6亿t粮食,进口粮食已经突破1亿t。2015年进口猪肉79万t,75万t猪杂碎(相当于1500万头生猪),口岸价格才10~12元/kg,价格相当于中国市场上平均价格的一半。

未来10~20年,整个市场形势对猪肉进口商非常有利,猪肉进口逐年增加将是一个趋势。如果有资源,猪肉进口的业务一定会非常好做。广东目前有10~20个地方可以进口猪肉,将来可以进口猪肉的地方会更多,那时就不止是70万t的年进口量了,将会是170万t,270万t。所以说,中国的养猪业开始进入国际竞争时代了。

养猪新形态环境逐渐形成

近年来,庭院养猪、小散户和小规模猪场逐渐退出市场,形成了对规模化猪场发展非常有利的基础。以前,每当猪价高的时候,小散户就蜂拥而上。然而,从2015-2016年来看,猪价虽然很高,但是散养户没有像以前那样冒进地进入养猪生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普通农民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愿意养猪了;2)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改变,年轻人不愿意守在家里,加上养猪生产盈利水平低,庭院养猪业全面萎缩,小型猪场大面积关闭,部分规模化猪场也因为经营不善倒闭或者转让;3)劳动力缺乏与劳动力价格趋高,劳动力红利已经到头。劳动力选择性就业加剧,劳动力价格增长迅速,劳动生产率成为重要考虑因素。

这些因素使得养猪业整合与兼并加剧,现在公司投资农业增加。以前养猪产业链中,挣钱的都是饲料企业,养猪企业中除了温氏,没有太多特别令人骄傲的公司。但是,现在投资养猪业的就非常多了。另外,互联网+为标志的行业新生态,正在重塑新的养猪产业。未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运作、新的商业模式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很大的改变。

非集团化规模养猪企业的困境

在养猪业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非集团化猪场将面临着环保、疾病、管理、技术、人力资源、资金以及市场等等的困境。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前养猪产业里,80%的人在喂猪,10%的人在玩猪,10%的人在养猪,现在玩猪的人渐渐少了,80%喂猪的人慢慢地也在向10%的养猪人靠近,这10%的养猪人里做得最好的就是温氏。养猪要讲究效率,要追求精益求精,要有规模、人才、团队和技术等等,这些是非集团化规模养猪企业难以达到的状态。所以非集团化养猪企业就深层次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就是管理、人才、团队、标准和理念。

未来猪场和养猪生产体系

回顾我们国家养猪产业的发展,可以将养猪业的发展阶段归纳为四种:养猪业1.0经营模式,这是基于生产责任制的个人劳动力为基础的家庭养殖(传统);养猪业2.0经营模式,此时已由家庭传统养猪模式发展为是粗放的规模化养殖,养猪业步入规模化时代;养猪业3.0经营模式,该阶段的养猪业进入现代化,是以现代自动化和机械化为标志的规模化养殖;养猪业4.0经营模式,这是未来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方向,是融合了互联网、物联网的智能化养殖。

未来,影响和决定中国养猪生产结构和模式的是中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包括四大因素:经济与规模、技术与管理、资源与环境、销售与市场。

对于未来的生猪养殖模式,我们可以学习欧美国家养猪产业的结构,即大型养猪公司、家庭猪场和投资型规模猪场并存的局面。欧洲是家庭农场为主,大型养殖企业为次、投资性养猪企业是再次。当然,有些国家的养猪生产组织有其独特的地方。例如,美国是大型养猪和大型产业链企业、家庭和私人投资育肥猪场、家庭母猪场并存的格局。美国具有全世界最完善和先进的物流、供应、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体系(如独立兽医服务体系)。荷兰则是农民合作组织(育种、生产和饲料)、区域性养猪俱乐部、家庭猪场并存的格局,有着完善的供应、咨询服务体系。丹麦则是紧密的农民合作组织(如生产、饲料、育种、屠宰、加工以及国际贸易之间的合作)、适度规模家庭猪场(400~800头母猪),必须指出,这些猪场都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欧美国家的养猪业,其家庭养猪场呈现一些特点:1)家庭成员直接管理猪场;2)养猪适度规模;3)有着标配的土地和环境资源;3)专业的养猪水准;4)有着完善的物流、供应、市场和咨询服务体系;5)有着不同形式的合作,如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合作。

未来养猪业的主力

未来我国养猪业将呈现的一大主力是,整合了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的大型养猪企业或农业产业链集合体,如温氏、牧原、雏鹰、双汇、雨润、新希望、扬翔、中粮、正邦、大北农、天邦等。

另一大主力是具备适度规模,占有土地、劳动力,具有地方环境资源的同时,也有效利用了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的家庭猪场(包括各种形式的家庭农场、合作社、联合体和专业合作体系)。影响和决定未来家庭养猪生产组织的主要因素有养殖规模、资金、土地与环境资源以及生产技术与管理。

最后一支养猪主力是非集团化规模养猪企业,这些准企业化运作的规模养猪企业如果不与时俱进,必将边缘化,最终被淘汰。不过,这些企业如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资源整合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也能赢得未来。

非集团化规模猪场生存和发展策略

非规模化猪场要想生存并寻求长远的发展,必须要锁定目标、寻求资源、合作共赢。要明确猪场的养殖规模、市场方向以及未来前景。养猪产业单打独斗是难以成功的,要学会寻求资源,展开合作,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可以通过合作社、俱乐部、协会以及产业链上的横向与众向延伸等方式开展合作;可以通过融资、合资、战略合作以及租赁的方式进行联合发展;还可以开展信息、服务、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非规模化猪场还要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养猪生产管理。猪场在做好适度规模、自我管理的前提下,实施数据化管理(即生产效率和成本分析)和目标管理,采用成本优先的策略,应用好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等新技术。

抓住产业机遇

我国正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瞄准现代化农业的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大量养殖场被动和主动地消失和淘汰,正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我们养猪人只需要认识到行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顺势而上。

如果能迎接和战胜养猪业正面临的严峻挑战,养猪场将有机会拥抱未来至少10年的美好机遇,所以猪场必须不断地改进生产效率和成本,进入前最好的30%的养猪企业的行列。为此,非集团化养猪企业必须定位明确,锁定目标(规模、效率和成本),充分和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创造合作共赢的局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养猪生产组织。因此,非集团化养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秘方是:依靠自身优势、利用互补资源、实行专业合作实现转型升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