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我市(南平市)召开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动员大会。会议要求,要痛下决心,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全力打赢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
铁腕
治污
上下总动员
2月4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对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要求上来,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民生民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严抓严管、问责问效,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宣传引导、营造氛围,以最坚决的态度确保打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同时,举一反三、把握统筹,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纪律,狠抓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奋力推进“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
2月6日的动员大会认真贯彻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对抓好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行全面部署。
一要刻不容缓,全力攻坚。
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加大力度,下大功夫,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时限,确保各项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二要多管齐下,铁腕整治。
要立即关,对在禁养(建)区范围内的养殖场以及在可养区内排放不达标的养殖场都要立即关停。要坚决拆,对已关停且生猪全部处理完毕的养殖场以及违法新(扩)建的养殖场坚决拆除。要综合治,注重源头治理,运用法律、经济、人文等手段,采取“环保一体化”措施,实施一批污染防治项目,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要长效管,建立健全巡查检查制度,加强网格化管理,坚决做到“零复养”“零抢建”。
三要依法查处,严肃追责。
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和环保“三同时”等制度,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直排偷排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对在治理过程中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度不快、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领导干部,要坚决追究责任。
四要建治并举,常态长效。
深入落实“河长制”,采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养殖小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等措施,常态长效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举一反三,以抓好污染防治工作为契机,带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进而为加快绿色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五要凝聚合力,强化保障。
要强化组织领导,市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要强化宣传造势,广泛凝聚共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强化责任担当,在治污一线中考察干部,鼓励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精心呵护好南平的绿水青山。
铁腕
治污
整治方案出台,六方面发力
为强力推进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切实改善延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闽江流域延平区段水生态安全,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我市制定出台《南平市集中整治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工作方案》,决定从2月6日起,集中开展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确保延平区水质实现较大改善。
方案明确,从“拆、转、治、清、管、查”六个方面综合发力,坚持流域“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原则,以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延平区各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延平区水质实现较大改善,尽快消除所有劣Ⅴ类水质。整治工作将依法依规进行,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全面完成不符合规定的生猪养殖场(户)关闭拆除任务,统一执法标准和尺度,严厉查处生猪养殖违法行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生猪养殖良性健康发展,实现延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拆”
2017年2月28日前,全面拆除禁养区(含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区)内养殖场、250头以下养殖场、未升级改造达标排放(零排放)的养殖场。南坪溪流域及徐洋溪流域文田村至龙景桥段全面清栏并拆除。同时,加快吴丹溪、西塔溪、杜溪及徐洋溪流域其余河段清栏工作。
“转”
指导生猪退养户尽快实现转产转业。
“治”
2017年3月15日前,可养区内所有养殖场100%落实雨污分离、干清粪制度;全面完成规模养殖场(户)升级改造工作,确保达标排放。吴丹溪、西塔溪、王台溪等流域的第三方治理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入使用。重点做好长万水库和瓦口洋污染治理。可养区所有病死猪100%实现无害化处理,生猪养殖业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清”
2017年2月28日前,结合冬春修水利项目,全面开展小流域河道清淤工程,并做好沿河卫生清理和保洁工作,提升流域水环境功能。
“管”
全面建立并实行生猪养殖监管长效机制、日常巡查机制、综合执法机制,确保“零复养”、“零抢建”。
“查”
加大日常巡查、排查和抽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养殖行为。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和环保“三同时”等制度,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对拒不改正的超标排污行为,要启动按日记罚,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置。
铁腕
治污
近两百名干部奔赴治污一线
6日,我市召开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动员大会后,延平区委区政府接着召开专题会议,对治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决定从当日起,全区动员、重拳出击,集中开展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不仅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事业,也是加快闽北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延平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上下务必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打赢这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
为了加强整治力量,市直有关部已抽调96名干部配合延平区工作,延平区已民抽调100名环保、林业、国土、电力等部门优秀干部,分赴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一线,参与夏道镇、炉下镇、太平镇、樟湖镇、西芹镇、塔前镇等6个重点乡镇整治行动,确保每个乡镇有2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天现场巡查并确定养殖场拆除名单。
与此同时,本着从严从重查处的原则,延平区要求法院、检察院、公安、环保、农业(畜牧)、林业(森林公安)、水利、工商(市场监管)、执法、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强化联合执法,密切配合,从养殖场用地、生产、销售、用电等各个环节加大审查力度,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依法依规予以从严从重从快处罚。纪检、组织、效能等部门将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家属参与生猪养殖行为的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