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棵树,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变成畜禽的新型饲料,还能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这棵全身是宝的树叫构树。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工程列入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将其作为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浙江金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从事构树推广并在贵州等地建立了多个农业扶贫基地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在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地发展1.5万亩构树,并成了当地脱贫的致富树。
养猪企业看到一棵树的价值
金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原先是我市的一家养猪企业,年出栏生猪一万头左右。公司负责人范丽萍告诉记者,猪周期非常明显,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养猪的他们就想着怎样减低生产成本,这样亏本的年份也能实现保本。后来,在网上看到中科院在推广杂交构树,用这种树养猪既可减少成本,又可养出生态猪,这引起来了他们的浓厚兴趣。经过反复的摸索和试验,到2010年,吃构树的猪上市。之后,该公司开始推广这一成果。
据了解,杂交构树是中科院植物所的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具有超强抗逆性的速生丰产林树种,先后搭载“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太空育种,经过近10年的筛选和试验种植培育出的新树种。杂交构树生长速度快,当年栽种,当年就能成林收获,属超短轮伐期树种。采伐后可以萌生,最多一年可伐5茬,并连年获收益,其树皮、树干和树叶都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除了生长速度快,构树还有根系发达,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构树修复生态、防沙固土的本事主要来源于它超强的根系。同时,构树对抗风,减少风蚀,对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吸附作用也非常明显。
除了良好的生态效应,构树种植还是一个颇具前景的大产业。杂交构树具有超强的抗逆性,生长过程中不需施用农药和化肥,因此不存在其他农作物饲料来源的农药和化肥残留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纯天然的饲料资源。作为饲料原料,其主要得益于构树叶含有丰富的禽畜所需元素:其干物质的粗蛋白含量可达26%~32%,氨基酸的含量是大米的4.5倍、玉米的2.5倍、黄豆的1.8倍。面对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紧缺的现状,作为粗蛋白木本饲料资源植物,构树有望缓解饲料原料危机,成为确保食品安全的一条新途径。此外,构树还是造纸、高档纺织的好原料,构树茶、构树保健品、构树嫩叶做蔬菜食用,有的正在研发,有的已经进入市场。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工程列入“精准扶贫十项工程”,利用闲置山地、坡地、滩地种植构树,是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举措。据了解,构树一次种下去后可以采收树皮、树干、树叶出售20年,第一年产量可达3至5吨,第二年便可丰产,亩产构树8至10吨,亩产值5000元左右,一利润3000元。
一棵树带来一场饲料革命
范丽萍说,构树养猪很早就有,但是以前的构树只能叶子煮过后给猪吃,杂交构树通过发酵后可以整株做成饲料养猪,公司的核心技术就能够实现整株发酵。2015年,为进一步推动肉羊产业转型升级,贵州务川县有关部门把浙江金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到当地,并在丰乐、镇南、柏村三个乡镇试种了5000亩杂交构树,受惠5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据测算,杂交构树全株经科学发酵加工处理后,可以替代全价饲料比例高达50%,用杂交构树作为原料配合的饲料每吨可节约成本180元,提高养殖效益20%以上。从当地的羊吃构树饲料看,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和肉质品质等明显优于普通饲养的肉羊。随着务川构树产业的蓬勃发展,构树饲料正改变着当地猪、牛、羊、鸡等禽畜的“饮食结构”,悄然引发了一场“饲料革命”。
目前,务川县已建成年出苗5000万株的杂交构树扦插育苗基地1个,年产50万吨的构树饲料加工厂1个,饲养5000只的“构树羊”示范养殖场1个,种植构树核心示范基地6000亩,投资5000万元集成果转化、示范发展、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构树科技示范园正在抓紧打造中。据了解,地处贵州北部的务川自治县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该县随着肉羊产业不断壮大,以家庭放养为主的肉羊养殖对植被造成破坏,石漠化程度进一步加重,导致当地有限的草料难以满足羊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调研、考察、认证后,构树进入了务川决策层的眼帘。
如今,金桑公司已在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地建立扶贫基地,构树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明年争取达到10万亩,并在湖南实现养猪、种植构树、生产饲料等一体化的循环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