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阜新市“三项治理”践行养殖新理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浏览次数:362
核心提示:以环境友好型为产业发展理念,阜新市在畜牧业强市建设中,通过实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养殖污水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三项治理”措施,加速推进畜牧产业发展,促进了全市宜居乡村建设。在位于彰武镇新三家子村的彰武县种畜场,这个生猪最大设计存栏量1万头、现存栏量4700头的龙头养殖企业,粪便日产生量约7立方米,污水日产生量20立方米。该场负责人说,为了实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无污染养殖,粪便采用发酵堆肥治理模式,现有两个贮粪单元粪便堆积发酵池共1854立方米,机械翻转混入秸秆发酵物料,轮转堆积发酵8个月以上

以环境友好型为产业发展理念,阜新市在畜牧业强市建设中,通过实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养殖污水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三项治理”措施,加速推进畜牧产业发展,促进了全市宜居乡村建设。

在位于彰武镇新三家子村的彰武县种畜场,这个生猪最大设计存栏量1万头、现存栏量4700头的龙头养殖企业,粪便日产生量约7立方米,污水日产生量20立方米。该场负责人说,为了实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无污染养殖,粪便采用发酵堆肥治理模式,现有两个贮粪单元粪便堆积发酵池共1854立方米,机械翻转混入秸秆发酵物料,轮转堆积发酵8个月以上出场;污水采用七级沉淀治理模式,两个防渗漏七级污水沉淀池共4900立方米,污水沉淀半年以上,用吸污车运走作为耕地和蔬菜大棚、果树肥料。

在阜新市2013年起实施的建设辽宁省畜牧业强市战略中,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生态友好型畜牧业,是题中之意。因此,强化畜牧养殖的“三项治理”措施便成为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在“三项治理”中,“畜禽粪便利用”主要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防雨、防渗、防溢堆放场,采取发酵堆肥、加工有机肥等模式还田利用;“养殖污水治理”主要建设多级贮存池,采取多级沉淀、生产沼气模式达标排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主要安装玻璃钢化罐设施,采取厌氧分解方式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产生量逐年增加,为此,阜新市积极探索粪污治理模式,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最终实现“变废为宝”;根据养殖规模和处理粪污的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全力做好养殖场户关闭或搬迁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力度,激发养殖业主的治污紧迫感和责任心,变“要我治污为我应治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阜新市围绕畜禽粪污处理,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380个。通过处理粪便、污水实现生产环节粪污最大程度减量化,对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发展养殖业和环境污染矛盾,提升农业土壤营养水平和农作物产量,做到资源有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为维护畜牧业生态环境安全,切断病死畜禽环节疫病传播途径,健全病死动物有效监管机制,从2014年起,阜新市启动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制订了《阜新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年)》,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监管、政策扶持、保险联动”原则,针对养殖量较大的乡村和规模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到目前,全市已建成53个村级无害化处理点和10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无害化处理设施,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的玻璃钢罐化尸窖法对病死畜禽尸体进行无害处理,不断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阜新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从源头上遏制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流向市场,保障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公共卫生安全,推动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