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以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为基本要求,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处理和利用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但发展中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加大政府引导,强化资金投入。近年来,河南省利用世行贷款项目8000万美元、配套投资10亿元,整合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等项目资金19.4亿元,开展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平顶山市政府每年整合涉农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扶持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舞钢市也整合各类资金2.6亿元支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实施种养结合,促进循环利用。河南省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养殖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种养结合,有效促进了畜禽粪污的循环利用。平顶山市由市人民政府搭台,确立了“以畜牧业为龙头,发展农牧结合、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思路,全面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牧业试验区建设。
开展试点示范,加强技术指导。河南省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和不同养殖规模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分别开展种养一体化、三改两分再利用、养殖密集区废弃物集中处理模式试点。平顶山市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重点,成立了农业院士工作站、循环农业研究院,并整市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方城县以实施国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为抓手,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经过调研有如下建议:
实施养殖业环境准入和环境修复制度。建议通过立法对规模以下养殖场户设立准入门槛,环保设施不到位的一律不得从事养殖。按照“谁破坏、谁修复”原则,将土壤中有机质提升纳入管理和立法范围,明确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单位或个人承担土壤修复的主体责任。
统筹加大资金支持。积极沟通发改、财政等部门,以500个养殖大县为主,统筹利用农村沼气、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等资金渠道,整县有序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推进完善配套政策。完善种养一体化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将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存储、处理以及有机肥加工、病死畜禽无害化等设施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围。推动免除畜禽粪污治理设施用地的耕地占用税。发展第三方集中处理,鼓励成立畜禽粪污处理的专业化运营公司,将分散到各个养殖企业的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补贴改为产品补贴。
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修订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统一沼液和养殖废水还田(种养循环)的标准,实现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与环保要求相一致。尽快制定畜禽养殖污水还田技术规范、全国性的单位面积耕地土壤的畜禽粪便承载量标准以及氮磷养分限量标准。
指导加快构建种养结合机制和技术研发体系。研究分析区域耕地承载能力,依据畜禽粪便养分和耕地肥力,调整区域养殖业结构,强化农业部门、畜牧部门的合作,努力实现区域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加强对养殖场户的宣传、引导,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场户开展粪污处理的意识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