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3月19日-20日,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牧处处长左玲玲,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盖卫星、畜牧处调研员汪明阳等一行,对宜昌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宜昌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沈洪学、调研员张鄂中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夷陵区龙泉镇青龙村的宜昌盛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苗木产业、畜禽养殖为依托,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林产品贸易,有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粪污收集处理主要采用业主投资,合作社成员及养殖户共同参与,政府投资补贴的“PPP”运行模式,养殖粪污资源收集网络涵盖龙泉镇全镇12个村,方圆255平方公里共112个规模养猪场,年收集粪污约5万吨。通过基地粪污处理系统,利用生物厌氧菌和好氧菌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将粪肥经管网直接输送到苗木及果园基地进行资源化利用,既有效解决了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问题,又为苗木、果园提供了有机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在宜昌盛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调研
在湖北俏牛儿牧业有限公司,调研组现场参观了2016年9月推行的“场床一体化”的生物发酵床奶牛养殖技术。“场床一体化”生物发酵床奶牛养殖技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学原理,以活性微生物菌作为物质能量“转换中枢”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奶牛排出的粪便经添加生物菌剂和垫料,通过一段时间发酵后(一次发酵),运至有机肥厂进行堆肥(二次发酵)加工,加工后的有机肥还田用作饲料种植的生长肥料,实现一个无污染、零排放的良性循环养殖模式。主要有三大优点:一是降低人工成本,二是减少疾病,提高奶产量,三是环境优美,粪污零排放。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盖卫星对该技术的成功运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大力推广。
在湖北俏牛儿牧业有限公司调研
在夷陵区分乡镇的宜昌家家有畜牧有限责任公司,调研组参观了公司“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公司采用CSTR反应器技术建设有1000m3大型沼气工程,配有一台64千瓦/小时的沼气发电机组,架设了6800米的沼液管网。沼气作为再生能源主要向猪舍、周边258户农户和沼气发电机组提供燃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输送到下游5000亩的粮食、蔬菜、苗木基地,养殖基地与种植基地有效对接,实现了“种养一体化”。调研组在肯定这种模式的同时,也对公司沼气发酵和沼液储存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在宜昌家家有畜牧有限责任公司调研
在宜都市,调研组实地查看了佳宏农牧有限公司和吴建平养殖场两个不同规模的养猪场,虽然规模不同,但是两个场都是采用相同的模式处理粪污,即“猪-沼-茶”、“猪-沼-果”、“猪-沼-菜”等农牧结合模式,特别是吴建平养殖场,利用沼液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他家的柑桔树,不但产量高,而且价格也高,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在宜都市佳宏农牧有限公司调研
畜禽养殖废弃物是可利用的珍贵资源,用之为宝、弃之为害。只有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政策的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实现畜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