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实现畜牧养殖和循环经济无缝对接,绿色养殖在这里实现—— 治理养殖污染 旌阳区这样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浏览次数:179
核心提示:走进位于旌阳区黄许镇广平村的原野牧场,与大家印象中的奶牛养殖场大相径庭。一眼望去都是绿色田野,地里种满了黑麦子、甜高粱等奶牛的食物,中间是干净舒适的石子路,两旁种植了观赏南瓜、格桑花。牧场中间是现代化的游客体验中心,体验中心外面,是一片鱼塘,几名游客正在钓鱼,一幅美景入画来。这里,还有一个与其他奶牛养殖场不同的地方——蚯蚓养殖区,这个区域是整个牧场的核心区,它实现了畜牧养殖和循环经济的无缝对接,没有粪便污染、没有乱排乱放,绿色养殖在这里实现。一个绿色生态循环养殖的样本原野牧场成立于2011年4月

走进位于旌阳区黄许镇广平村的原野牧场,与大家印象中的奶牛养殖场大相径庭。一眼望去都是绿色田野,地里种满了黑麦子、甜高粱等奶牛的食物,中间是干净舒适的石子路,两旁种植了观赏南瓜、格桑花。牧场中间是现代化的游客体验中心,体验中心外面,是一片鱼塘,几名游客正在钓鱼,一幅美景入画来。这里,还有一个与其他奶牛养殖场不同的地方——蚯蚓养殖区,这个区域是整个牧场的核心区,它实现了畜牧养殖和循环经济的无缝对接,没有粪便污染、没有乱排乱放,绿色养殖在这里实现。

一个绿色生态循环养殖的样本

原野牧场成立于2011年4月,最初的养殖规模不大,奶牛的粪便处理也比较简单。2012年初,养殖规模扩大,为了不造成污染,牧场引进了利用蚯蚓处理牛粪的模式。

该公司总经理邱文介绍,他们最开始投入1.5万元购买了蚯蚓苗。把蚯蚓养在牛粪里,蚯蚓吃掉牛粪后产出蚯蚓粪,也是俗称的蚯蚓土——纯天然的有机肥料,又把蚯蚓土还田。“蚯蚓土种植出来的牧草和蔬菜已通过有机产品的认证。蚯蚓土还田后,又把蚯蚓卖向市场,产生效益,一举多得。”

目前,原野牧场占地300亩,是拥有规模300头奶牛的牧场。“除去奶牛饲养区和蚯蚓养殖区,我们把其余280余亩土地用于进行农业有机栽培种植,既消化了养殖业所产生的粪污,又实现畜牧养殖和农业有机种植的无缝对接,成为德阳市首例成功将生态养殖与循环经济进行无缝对接的绿色生态循环养殖农场,现已基本具备零排放、零污染、绿色生态的循环综合能力。”邱文说,“我们还在建设沼气工程项目,届时,通过沼气池会先对牛粪进行一次产气发酵,然后沼液进行回田灌溉,沼渣进行养殖蚯蚓,这样下来,蚯蚓土的有机质更加浓缩,养殖营销效果更佳。”

按照牧场规划,奶牛可以自由地在草场漫步;牧草、奶牛、蚯蚓、鱼塘、果林、蔬菜六大功能区实现无缝对接,循环经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成德绵经济圈首家可体验有机奶牛养殖基地。”邱文说。

开展养殖面源污染摸底调查

原野牧场的养殖模式,是旌阳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的成功样本,也是旌阳区畜牧部门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减轻养殖面源污染,遏制畜禽养殖污染不断加重的态势,促进该区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旌阳区畜牧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督导小组,分片包干督促指导乡镇开展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随后,还召开了屠宰企业业主会,要求各屠宰场规范企业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并保持污水处理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按规定对病死动物及动物尸体作无害处理。

为切实掌握全区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013年来旌阳区每年都会开展一次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摸底调查。2017年初,该区畜牧部门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摸清了调查范围内1153户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情况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情况,为下一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2017年4月全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以来,经乡镇、街道调查核实后,锁定禁养区拟关闭畜禽养殖场221个,限养区、适养区拟治理畜禽养殖场717个。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对养殖区的科学规划尤为重要。旌阳区畜牧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制定了《德阳市旌阳区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建立了严格的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项目审批备案制度;完成旌阳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工作,明确了全区畜禽养殖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制定《德阳市旌阳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2017年-2019年)行动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搬迁和限养区、适养区畜禽养殖场治理工作。

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分类进行指导,实现对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于规模化猪场,建议业主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沼气池、干粪堆场等,根据业主经济状况推荐建设沼气发电、人工湿地、氧化塘等设施,并配备相应的土地开展种养结合,实现“猪—沼—果(蔬菜、作物)”循环生产;对于规模化牛场,建议业主建设干粪堆场,推行利用牛粪进行蚯蚓养殖的技术,尿液进入沼气池、氧化塘,蚯蚓粪、沼液用于种植牧草或水果、蔬菜;对于规模化鸡场,建议业主建设有机肥加工车间,对粪便进行有机肥加工后出售;在养殖场、屠宰场大力推行对病死畜禽进行深埋、焚烧、化制等无害化处理,杜绝二次污染。目前,禁止养殖区养殖场已签订关闭协议198个,其中停止养殖的养殖场95个、相关设施拆除的养殖场55个;限养区、适养区开工治理的养殖场271个,其中已完工的养殖场92个。

下一步,旌阳还将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一是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尽快完成禁止养殖区内规模化养殖场的关闭、搬迁工作。同时,加强限养区、适养区内存在环境突出问题养殖场整治和巡查,确保治理落到实处和不反弹。二是积极探索和推行综合治理新模式。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相关畜禽养殖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的宣传培训,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学习推广先进治污技术、工艺和种养结合生态发展模式,切实减少农村养殖面源污染。三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治理投入。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和整合资金,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记者 邱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