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开展精准脱贫攻坚,扶贫产业遍地开花,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面提升。然而,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在产业扶贫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扶贫科技服务跟不上、农民生产技能水平低、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等。
近日,农业部印发了《在贫困地区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试点实施方案》,决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湖北省恩施州、湖南省湘西州、四川省凉山州、四川省甘孜州、四川省阿坝州、陕西省延安市等7个贫困地区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试点,为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组织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树立标杆、做好榜样。畜牧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环节,《方案》也将有力助推畜牧扶贫精准、有效实施。笔者认为,这是一场与时俱进的改革,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试点实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探索强化产业扶贫工作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新途径,通过以点带面实现扶贫攻坚的整体突破。可以说,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试点工作,为扶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而试点要迈开步子、趟出路子,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谋划,把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当然,从尝试到落地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工作推进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比如,如何做好特聘农技员的招募与管理,如何保障特聘农技员的工资待遇,如何指导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等。这些都需要试点地区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学习领会《方案》精神,找准试点工作推进的重点难点,这样才能保证功夫下得好、下得准、下得有成效。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试点工作是责任,更是机遇。对于试点地区的党员干部来说,肩上有沉甸甸的扶贫重担,身后有贫困群众期盼的目光,要树立更高的标杆、更快的意识、更新的理念,勇担改革试点重任,紧要关头不等不靠,困难面前不推不拖,繁重任务不挑不拣,真正成为推动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试点工作的主心骨,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和成功做法,让试点真正成为推进扶贫攻坚的“神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