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提高维生素价格的新和成又迫不及待地要提价了。2月21日,新和成发布了2008年第一次提价公告:“VE系列较去年10月提高约120%左右,VA系列较去年12月提高约60%左右。”受此影响,在以后的几天,尽管大盘不断走低,但新和成却走势坚挺。
有业内人士分析,新和成此次大幅提价只是开始,年内还有提价可能。
追溯去年以来新和成的涨价过程:去年6月14日,VE价格上调分别是内销上调15%~20%,出口上调5%~10%,同期VA价格下降10%。9月13日VE系列产品价格上浮15%。10月20日,VE系列产品价格再度上涨15%。12月4日,VA系列产品价格提高20%。加上此次VE和VA的大幅提价,目前,新和成VE的价格已达约160元/公斤,VA则达190元/公斤。而新和成的VE的价格2006年初仅为45/公斤,VA价格为90元/公斤,去年8月,国产VE成交价也仅55~56元/公斤。
对于此番大幅提价,新和成称主要压力来自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三方面。
新和成属于化工行业的下游企业、医药行业的上游企业。近期原油价格波动对不少化工上游企业的成本增加带来不少压力,但是新和成等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已大大减弱,若把原材料价格提高当成此次涨价的理由,似乎并不合理。
不过,新和成作为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其产品多以出口为主, 200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中出口收入所占比重约为75%。人民币升值的确将给其销售带来压力。加之今年国家对医药化工行业环保监督力度加大,“三废”排放标准提高,用于环保的成本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目前的涨幅已远远超过这些压力和市场预期。”中投证券分析师周锐认为。那么,造成VE、VA价格猛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VE、VA大部分用作饲料添加剂,且无替代品。申银万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对于VE、VA需求量每年增长4%~5%。VE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加上前几年产品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基本都已被淘汰出局,目前市场格局稳定,集中度高。目前,全球VE的生产主要由DSM、BASF、浙江医药、新和成4家垄断,其中新和成的VE纯品产能在10000吨以上,新和成与浙江医药合计的VE产量约占全球的40%。
VA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目前,仅新和成20%饲料级VA粉的年产量约4000~5000吨,居全球第二,约占近20%的份额。
“此次提价的真正原因在于产能垄断,几大巨头一致行动使VE、VA价格一路飙升。”周锐指出,VE、VA的生产具有特殊性,其前期投入大,生产难度较高,合成反应步骤长,涉及多个关键中间体的生产,进入壁垒较高,预计两年内产能不会有较大变化。本次新和成提价属于跟随提价。从产品价格趋势来看,VE和VA现有生产者的利益高度一致,市场上又没有出现新的生产者,预计价格上涨趋势仍将延续。事实上,上周DSM已将VE的报价提高到180元/公斤。
紧随新和成的提价步伐,浙江医药几乎同一时间也发布了提价公告,VE系列产品的报价与2007年9月18日的价格相比提高约120%左右。
一边是价格提高,一边是需求旺盛,此次大幅提价并不会给新和成的销售量带来影响,随之而来的将是毛利率大幅提高所带来的净利润大增。申银万国的报告显示,VE提价15%,将增厚新和成每股收益0.27元;VA价格上升20%,会增厚新和成每股收益0.14元。中投证券也相应提高了对新和成的盈利预测,2008年EPS从前期的1.66元调高到2.46元。而新和成业绩快报显示,2007年每股收益0.23元。
但业内人士同时提醒到,新和成这类企业的行业周期性较强,价格不断上涨也是由于成本优势和垄断优势所致,其工艺成本核心竞争力并不大,一旦获利空间巨大,就会有更多企业加入到此类产品的生产行列中,而此前在竞争中被淘汰的相关企业也可能复产。一旦供需平衡打破,VE、VA的价格便会应声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