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的雪古丽生态循环牧场扶贫奶业基地,圈舍里400多头体型娇小的娟姗奶牛刚从国外来到这里,它们“闲庭信步”,尽情享受海南的阳光和美食。
“养奶牛,得清楚海南适合养什么品种。如果没有郭老爷子科学的建议和指导,我们也不敢贸然引进这一品种。”雪古丽生态循环牧场扶贫奶业基地负责人朱建明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朱建明口中的“郭老爷子”叫郭志勤,今年82岁,来自新疆畜牧科学院。他50余年扎根新疆牧区草原,往来于羊圈、牛群和实验室之间,是国内牛胚胎移植、羔皮羊培育等领域的畜牧专家。郭志勤告诉笔者:“娟姗牛是乳脂率最高、体型最小的奶牛品种,吃得相对较少,适合在海南发展。”
从北疆到南国,畜牧业发展有诸多不同,扎根新疆牧区草原的老专家,为何对海南的奶牛饲养有如此笃定的论断?这位“候鸟”老人的故事得从10年前讲起。
“2007年,经同行推荐,我来到海南参与三亚市政府引资项目的建设,协助朱建明的公司建设三亚雪古丽生态园奶牛场。通过实地考察,对比奶牛品种和气候条件,我认为三亚比较适合饲养奶牛,如今该奶牛场也被农业部认定为‘奶牛标准化示范场’。”郭志勤说。
从2007年至今,郭志勤无数次踏上三亚,开展了系列热带草食家畜的相关研究工作。他发现,在热带地区开展原本在温带草原生活的奶牛扩繁养殖研究以及规模乳品生产,在国内仍是空白,这对有探索精神、敢为人先的科研人员来说,可以“大施拳脚”。他说:“我们正利用三亚的气候条件,进行‘畜牧南繁’试验,待摸索出一定经验后,便可向东南亚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依托三亚雪古丽生态园奶牛场,起初我们主要突破两项工作,一是让政府部门和百姓了解和认可三亚奶业,二是选育适合的奶牛品种,对其进行科学的生态养殖管理,提高奶牛的抗病、抗热能力。”郭志勤说。
如今,在郭志勤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三亚雪古丽生态园奶牛场一头牛一年(按305天计算)的产奶量已经达到了6吨多。“目前牛场400多头牛每年需要大量秸秆。”郭志勤说,海南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奶牛饲养不成问题。通过牛场的带动,还可以让农户通过提供水果、玉米秸秆增加收入,“在海南发展畜牧业,一举多得。”
奶牛是寒温带动物,到热带容易出现不产奶、死亡等情况。“现在看来,在三亚养奶牛已经小有名气,但10年前很多朋友还劝我‘别在三亚栽了跟头’。”郭志勤笑着说,“我们老两口早成了‘候鸟’老人,以前海南是度假和养老的天堂,现在海南成了科研新阵地。”
直到现在,说起海南有奶牛场,连研究家畜育种方法与育种规划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沅都感慨:“最初说想在海南养好奶牛,我是怀疑的,现在成了,虽然海南奶牛存栏量不多,但依然很有市场。”
10年间,对于海南畜牧业和奶业发展,郭志勤及其团队的坚持和探索,让朱建明感触很深,“在热带地区养好奶牛,郭老的付出,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除了对奶牛饲养的突破,郭志勤与以羊为研究方向的夫人史梅英一同上山下乡,走访海南各大养殖场、个体养殖户,了解海南农民的养羊技术,并采用人工诱导卵泡发育排卵技术,提高海南本地羊种的改良扩繁速度。
老两口的不计报酬、不辞辛劳让朱建明最受感动。朱建明说,“当前三亚为吸引‘候鸟型’人才开创了全新的人才利用模式,这让我心里越来越有底,人才来了,不仅有一展身手的空间,还能享受更暖心、贴心的支持和服务。”
“海南畜牧业发展尚有些薄弱,但很有潜力,只要我们还能搞出点新名堂来,就会一直做下去。”郭志勤的话很简单,但不服输、不服老的劲儿十足。 王玉洁吴宛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