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想买没钱买,买件衣裳得穿几年。现在有钱了,想买就买点。”72岁的邢怀信这样形容自己参与“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前后的生活变化。
邢怀信是河北省威县固献乡沙河王庄村民。河北威县地处黑龙港流域贫困带,不靠山、不靠水、不靠铁路线、不靠大城市,是个传统农业县、财政穷县。截至2015年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5万人,贫困发生率4.32%。
就是这样一个“地上没资源,地下没矿藏”的贫困县,钟凯民为了使像邢怀信一样的村民过上好日子,前无古人、创新性地带来“一只会下金蛋的鸡”——金鸡产业扶贫项目。
钟凯民是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德青源集团是中国蛋鸡产业化龙头企业。钟凯民带领他的团队在威县考察后,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选择威县作为河北省的综合改革试点县。通过总结威县项目试点经验,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商业模式:贫困县成立资产公司,投入固定资产,享有所有权;龙头企业成立运营公司,投入流动资金并输出品牌、市场、管理、技术,享有经营权;贫困群众组成经济合作社,投入土地和劳动力,享有收益权。
“金鸡产业扶贫项目”通过政、企、农的三权分置,探索出了一套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商业模式。
创新模式
邢怀信的妻子患有肢体残疾,女儿已经嫁到外地。此前,老两口靠种两亩棉花为生,加上政府给的低保费,一年收入仅有1000多元。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两口无力耕种。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后,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引入威县后,邢怀信和其他一些丧失劳动力的困难群众将自家土地流转给德青源公司用于建设厂房,项目覆盖的4个乡镇组建了6个蛋鸡养殖合作社,由合作社整体参与德青源的“金鸡帮扶”项目。包括邢怀信在内的4424名贫困人口每人按4680元财政扶贫资金长期入股合作社成为特惠股东,每人每年都可分红,从而让扶贫资金变成了群众手中实实在在的资产。
为给贫困群众找到一条见效快、收益稳、无风险、无污染的产业扶贫之路,钟凯民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将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德青源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带到当地,把发展蛋鸡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依托财政资金和金融杠杆,结合当地扶贫开发实际,探索出一套创新的运营管理方式:威县政府设立资产公司(威州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投公司),融资建设一个蛋鸡生态园;德青源集团在威县设立运营公司(威县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县德青源),投入技术、品牌、管理、人才和流动资金。项目建成后,由德青源租赁经营,每年支付租金,还本付息后的剩余金额,用于扶贫开发事业。贫困群众既成为德青源的主要扶贫对象,又成为德青源的重要用工来源。
同时,钟凯民还创建了“鸡蛋身份证制度”,结束了我国鸡蛋“三无”(无标准、无生产日期、无品牌)历史,推动并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部鸡蛋标准,开创了我国鸡蛋品牌的先河。
钟凯民开创的德青源资产收益扶贫创新模式的核心做法是:整合下放、折股量化、投放参股、承贷承建、租赁经营、分享红利、拉动就业——威县“金鸡帮扶项目”由威州现代农业投资公司承贷承建,德青源公司租赁经营15年,每年以移交资产总额2.5亿元的10%向农投公司支付租金2500万元,上缴利税2568万元,可解决贫困户1000多人就近就业,带动1万多人长效稳定脱贫。“金鸡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对威县经济发展特别是扶贫开发产生重大影响。
切实惠民
61岁的王书元在威县德青源生态园区从事门岗工作已经9个多月了:“开始有一部分村民接受不了,因为把地给征出去了。到后来,老百姓都得到好处,企业把钱给了老百姓,老百姓从心底里都高兴了。”他说,当地百姓看到企业的发展,很多人也得到了实在的好处,现在人们都争先恐后想要来德青源工作,“每个月1800元,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几百块钱的超市福利卡,大伙都想来这里工作。”
郭成巧是德青源壳蛋厂的一名拣蛋女工。2015年郭成巧的丈夫因车祸受重伤,至今仍卧病在床,无法上班,家里还有老人和一对8岁的双胞胎需要照顾抚养。
2016年12月郭成巧来到德青源工作,她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减轻了许多:“以前都是我老公挣钱,原来的年收入就是一万来块钱。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有2000多,一年有两万来块钱。这里离我家特别近,方便照顾老公,也方便照顾孩子。”郭成巧对目前的生活十分满意。
“以前贫困户背井离乡,出去的都是青壮年,现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收入也高了很多,既能照顾老人小孩,还能增加收入。现在不仅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很多大学生也回来了。”钟凯民说。
以河北威县为例,威县德青源生态园专设保安、保洁、绿化、门卫等低技术要求的爱心岗位共150个,组织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创收。在钟凯民的带领下,威县德青源协助乡镇集体创办物流公司和包装厂,创造600个就业岗位,并提供稳定物流、包装订单,组织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创收。
在钟凯民的主导规划下,对毗邻金鸡产业园的固献乡沙河王村进行了新型城镇化改造。为241户1260名群众打造产城一体的金鸡小镇:一产是玉米种植和蛋鸡养殖,二产是蛋品加工、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三产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生态旅游,再配合“清洁能源+电子政务+新型民居”三大市政改造,打造以新型城镇化为引导,以扶贫产业为依托的固献乡第一民生工程。2016年固献乡沙河王村,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名村”。
经过近3年的项目运作,钟凯民对产业扶贫工作有着自己的体会。
推向全国
钟凯民开发的“金鸡产业扶贫项目”,随着扶贫攻坚号角的吹响,许多贫困县通过不同的渠道搜寻到项目信息,对这种三权分置,多方共赢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式高度认同。“很多贫困县都来参观学习,威县德青源生态园今年就接待了200多个考察团。”钟凯民说。
钟凯民开创的金鸡创新模式是继财政专项扶贫、教育文化扶贫、基础设施扶贫之后,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领域的重大创新探索,金鸡模式的核心价值是“产业、精准、可持续”:产业是基础,要选择行业领军的龙头企业牵头,发展适合贫困地区的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精准是要求,要将“精准识别、精准分配、精准就业”贯穿产业运作的始终;可持续是关键,要实现贫困群众长效脱贫,试点示范模式可推广可复制。
经过近3年的项目运作,钟凯民对产业扶贫工作也有着自己的体会:“一是扶贫不养懒汉,要带动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脱贫致富;二是扶贫不是包袱,在扶贫的同时,还能带动当地乡镇经济发展;三是扶贫不靠输血,发展产业才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
截至2017年5月底,钟凯民已对23省份95县做了深入考察,其中12省份的19个贫困县已成功引入金鸡项目,这些项目全部满产后,可带动十几万贫困群众脱贫。
钟凯民带着这只“会下金蛋的鸡”,走向千家万户,切切实实地为贫困户带去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