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滁州市关于扎实做好2008年畜牧“三春”工作的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26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10
各县、市、区农委:
      前一个时期的低温暴雪冰冻灾害,给我市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迅速恢复灾后畜禽生产能力,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全年目标的完成,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抓好畜牧“三春”工作,为此。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开足马力,开展春孵。
      1、要选好家禽良种。各地要根据本地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积极引进优质家禽或种蛋进行繁育孵化,要及时修复损毁圈舍,加快补栏扩栏,恢复种禽生产能力。
      2、要提高孵化水平。广泛推广家禽新品种、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雏禽的成活率,保证雏禽的充足供应。
      3、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保温措施,尤其是育雏时的温度控制。调整日粮组成,提高日粮能量比例并增加喂料量。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要饮用清洁温水,避免饮用冻水。饮水或饲料中可补充多维、电解质等保健、抗应激药物,增强家禽的抵抗力。
      4、要发展规模养殖。各地可借鉴正大、温氏和志成的 “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提高集约化程度,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抓住时机,适时春配。
      1、要引进良种公畜。每个乡镇都要建立健全人工授精站点,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提高优良种公畜的使用范围和良种覆盖率。
      2、要选留能繁母畜。注意选留质量较好的后备母畜,适当提高选留比例,及时补充青年能繁母畜,提高家畜生产潜能。
      3、要大力扩繁补栏。抓住春季天气回暖的配种良机,掌握好配种时间,做到适时配种,提高母畜的受胎率和繁殖率,为养殖户提供充足的仔畜来源。
      4、要科学饲养。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可在饲料中添加具有抗应激、抗氧化能力的维生素、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通过营养调控,提高家畜的抗病力和抗逆性。饲喂要定时、定量、定温、定质。在防寒保暖的同时,注意适当的通风换气,要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三、毫不松懈,狠抓春防。
      1、要广泛学习宣传和贯彻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着力推行二维免疫标识,建立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
      2、要主动争取,依法将重大动物疫病的疫苗配套经费和防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工作需要及时足额的拨付到位。
      3、各级畜牧部门要抓紧订购疫苗,抓好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要确保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四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耳标打挂率、免疫证明发放率和免疫档案建档率都达到100%,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
      4、在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同时,要做好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小鹅瘟、狂犬病等常见多发病的防控工作,统筹兼顾,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四、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1、要抓点示范。每个技术干部都要有自己的联系点和示范点,要按照“五个一”的要求,转变服务方式,扩大示范范围,主推畜牧“三新”,提高科技含量。
      2、要组织培训。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要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重点讲授新政策法规、新品种技术、新组织模式,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3、要落实政策。一方面,要及时全面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出台的惠民强农政策,做到不停留、不截留、不走样。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出台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要广泛调研。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畜牧业发展动态,科学分析形势,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为领导当好参谋,为群众搞好服务。

                                                                滁州市农业委员会
                                                            二〇〇八年二月十九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