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县龙江镇山包村贫困户谢宝义靠繁育高档肉牛,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根本转变,让“和牛”变成了“脱贫牛”。
今年59岁的谢宝义是龙江镇山包村村民,因为本人患有肝硬化,妻子还得了乳腺癌,所以被确定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谢宝义一家早日脱贫,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山包村干部根据“扶贫项目菜单”, 帮助谢宝义选择了高档肉牛产业扶贫项目。
为了使全县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龙江县委、县政府2016年—2017年制定实施了肉牛产业扶贫政策,对那些有养殖意愿并愿意开展“和牛”改良的贫困户,县财政给予他们每外购一头“扶贫牛”补贴3000元的优惠扶持。同时,龙江镇政府及山包村村委会为了推进该项扶贫政策扎实落地,又对购牛贫困户进行了每头“扶贫牛”再给2000元的二次补贴。这样,谢宝义自己只拿出3000元钱,就买回了第一头“扶贫牛”。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饲养管理,现如今,谢宝义家2016年购进的第一头的“扶贫牛”已经成功地繁育出了一头“和牛”改良牛犊!再过几个月交售给龙江元盛公司,就能得到一笔8000多元的不菲收入啦。这使谢宝义看到了肉牛产业扶贫的广阔发展前景。因此,2017年谢宝义又筹资新买了3头肉牛基础母牛,扩大了养殖规模。谢宝义已经下定决心,要靠养殖高档肉牛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