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广河县小村庄的“粮改饲“探索农牧环保一体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3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44
核心提示:“以前,村民不仅要为玉米的销售渠道而发愁,还得为牛的饲料而发愁。如今,随着‘粮改饲’的推行,大家都不用再为这两件事发愁了,并且在更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还保护了环境。”甘肃省广河县农牧局局长马进福说。在当地,45岁的马哈力木请记者看了他家中储存的黄贮(一种秸秆饲料发酵办法)说,以前大家都是把玉米带回来,秸秆就直接焚烧了,现在我们不仅要把玉米带回来,而且秸秆还能饲养母牛和挣钱了。马进福介绍,广河县全膜玉米平均亩产830多公斤,每亩地收入最多只有1000元,村民依靠种植玉米增收空间不大。“更准确地来说

“以前,村民不仅要为玉米的销售渠道而发愁,还得为牛的饲料而发愁。如今,随着‘粮改饲’的推行,大家都不用再为这两件事发愁了,并且在更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还保护了环境。”甘肃省广河县农牧局局长马进福说。

在当地,45岁的马哈力木请记者看了他家中储存的黄贮(一种秸秆饲料发酵办法)说,以前大家都是把玉米带回来,秸秆就直接焚烧了,现在我们不仅要把玉米带回来,而且秸秆还能饲养母牛和挣钱了。

马进福介绍,广河县全膜玉米平均亩产830多公斤,每亩地收入最多只有1000元,村民依靠种植玉米增收空间不大。“更准确地来说,玉米其实可以挣钱,但不是当作粮食的玉米,而是当饲料的玉米。”马进福告诉记者,广河县牛存栏9.83万头,羊存栏达110万只,但之前秸秆利用率不高,优质的饲草供给不足问题突出。

“‘粮改饲’其实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马进福说,政策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对订单种植和玉米青贮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高,推行有难度,该县就邀请全国各地的45家农机企业,召开“粮改饲”机具现场演示会,组织各村村民现场观摩青贮流程、挑选加工机械并且制定出台了“粮改饲”工作9条激励措施。

马哈力木就是在县农牧局的推动下,改种了青贮玉米。尝到甜头的他,明年还要种上青贮玉米。“光青贮玉米一亩地就可以额外增加400元的收入,再加上卖牛的钱,收入非常可观。”马哈力木说。

马进福说,除了亩产效益高之外,“粮改饲”还解决了牛羊的饲料问题,并且牛羊的粪便还可以作为青贮玉米的肥料,实现从农到牧,牧再到农的一体化发展。

这种“种养结合、以种带养、以养促加、增收脱贫”的“粮改饲”政策推行,催生了一批以出售青贮、黄贮为主的本地企业,甘肃腾渊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总经理马国柱介绍,公司有两千多亩的流转地,村民不直接参与种植,但每亩可直接分红1200元。

“‘粮改饲’不仅推动当地增收方式的改变,更破解了当地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难题。”马进福说,以前玉米收割以后,秸秆在村社周边乱堆乱放或者私自焚烧等现象屡禁不止,现在“粮改饲”的推行中,当地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饲料 甘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