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东港:智能物联实现指尖上的渔业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2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96
核心提示:12月8日下午,在丹东东港市长山镇古沟村四组,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工作人员把传感器放入鱼塘,记录水体的水温、pH值、溶氧量,养殖户邹德忠操作着手机APP软件,进行鱼塘远程投料和增氧。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病防科科长袁甜告诉笔者,今年丹东首次推广了池塘养殖信息化及物联网示范技术,通过公示,在东港市一家水产企业建立相关养殖基地,池塘面积100亩,实现智能管理、自动监测控制与视频管理。自动定时定点定量投饵、24小时实时检测水质、24小时红外线摄像头记录……在示范基地,智能物联系统已经初步形成。袁甜介绍,所

12月8日下午,在丹东东港市长山镇古沟村四组,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工作人员把传感器放入鱼塘,记录水体的水温、pH值、溶氧量,养殖户邹德忠操作着手机APP软件,进行鱼塘远程投料和增氧。

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病防科科长袁甜告诉笔者,今年丹东首次推广了池塘养殖信息化及物联网示范技术,通过公示,在东港市一家水产企业建立相关养殖基地,池塘面积100亩,实现智能管理、自动监测控制与视频管理。

自动定时定点定量投饵、24小时实时检测水质、24小时红外线摄像头记录……在示范基地,智能物联系统已经初步形成。袁甜介绍,所谓智能物联,就是通过摄像头等智能设备,对整个生产过程和相关的气象、水质、市场等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这些数据,构成了智能物联的基础。

示范基地配备了水质监测和检测设备,能够及时获取水质参数,通过无线传输至云平台,供管理者查看分析,建立水产养殖基础数据库。池塘附近,建有小型气象站,监测到的环境数据,会实时传输至云平台,为水产养殖防病、防灾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当监测到各项指标达到危险值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声光警报系统,并给管理者发送手机短信;同时,中心控制软件会启动报警提示,养殖户可通过手机、电脑网络查询水质参数和各种设备工作状况,远程操控增氧机、投料机、水泵等设备。

如此一来,水产养殖就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和效益,养殖户的心里,也更踏实了。

渔业现代化,包括养殖技术、装备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多项内容。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分析,目前,丹东的水产智能养殖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发展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养殖户需要转变思想,积极接受这一新事物,相关部门需要适时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扩大其普及范围,行业企业与专家也要加大研发与实践力度,使其日渐成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