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统一要求,促进畜牧事业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共同发展,12月25日上午,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畜牧兽医局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开明、副局长孔金辉,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祖伟、副局长朱良坤出席签约仪式。徐开明和祖伟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此次签约双方以相互促进、资源共享、长期协作、共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依托省局共建的应急测绘保障资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资源、黑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资源等优势,促进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草原监督管理、草原防火、草地资源清查、草原保护、草原监测与利用方面的应用,提升草原资源精准化、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畜牧部门与测绘部门间合作,推动畜牧事业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共同发展。
按照协议,双方将在以下五方面开展合作:
一是共享信息资源,以黑龙江省草地资源清查、草原监测等数据资料和黑龙江省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为基础,共同定制信息共享与交换目录,构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二是合作开展草地资源清查工作,依托省测绘地信局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统筹获取和地理国情普查监测项目的资源优势,双方共同推进地理国情监测用于草地资源清查的结合,联合开展地面调查与遥感分类解译,并建立草原信息数据库及监测平台,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更好地服务于我省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三是深化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借助省测绘地信局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职责与技术,为落实基本草原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范围、禁养区等各类功能区涉草范围内的各项草原保护制度提供保障,推进省畜牧兽医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实施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
四是协同推进草原监测和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协同开展草原资源的普查、监测及开发利用。依托省测绘地信局应急测绘保障装备与资源,联合开展草原火灾、水灾、生物灾害等灾情监测。提升省畜牧兽医局资源信息化与空间化水平,切实增强草原灾害防控和草原执法工作。
五是积极推动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发挥省测绘地信局的技术优势,联合推动基于北斗的多星座导航定位综合服务系统建设,保障草地资源清查、草原资源保护、草原监测、防灾减灾等草原资源与畜牧管理业务。
签约仪式前双方进行了座谈,信息中心介绍我局总体情况及事业发展。简要回顾了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畜牧兽医局合作的历程后,徐开明表示,测绘地信与畜牧兽医两局再次深度握手正是新时代向两部门站在新起点、履行新职能发出的使命召唤,是主动服务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新作为、新担当。
徐开明指出,近年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以中直和省局的双重身份,充分履行测绘地理信息作为政府部门的公益性职能职责,并重事业和产业发展,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与导航、航空航天遥感等三项测绘地理信息核心技术在黑龙江的应用,为我省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局勇于自我改革,实施了系列转型升级新举措,构建了“横向辐射至厅局,纵向延伸至市县”的综合服务体系,推进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步和保障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省卫星影像云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卫星影像统筹能力,加上全国领先的处理能力,目前已具备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实施进行各类资源现状调查及变化监测的能力,起到“摸清家底、算清变量”的作用。两部门再次携手,是对既有协议的更新升级,聚焦更加精准、任务更加明确、合作更加深入、机制更加健全、保障更加有力,是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两部门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下一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与畜牧部门建立持续高效的信息共享、项目合作、联合研发和沟通交流机制,以局为平台和依托,举全局之力,整合成果、技术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
祖伟对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并感谢多年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对省畜牧兽医局和畜牧行业多方面、多角度的支持。祖伟表示,再次合作充分体现了两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祖伟表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工作基础、详实成果和“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对畜牧业在工作基础、政策导向和草原资源清查监测等方面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重要且不可替代。两局再次精诚合作,将围绕草原监督管理、草地资源清查、草原保护、草原监测与利用等建设草原资源数据库,不断深入合作,提升草原资源精准化、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畜牧事业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共同发展,一同为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高效精准监管控全省自然资源、服务民生造福龙江、振兴经济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省畜牧兽医局一行还参观了黑龙江省数字化测绘生产基地、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黑龙江省测绘科学研究所和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