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5365头,2014年9556头,2015年4442头,2016年5746头。
在行情上涨以及种猪供应不足的双重压力下,进口数量走出了过去3年的低谷。2017年共进口种猪10527头,创近年新高。
美系、加系和法系三分天下
经过日常收集积累及各方求证,2017年进口种猪在进口国别方面,美国占47%(含PIC18.6%),法国占36%,加拿大占15%,丹麦占2%。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美国种猪一改过去3年的萎靡,重新占据了将近一半的进口份额。
由于PIC通常不被认为“美系种猪”,扣除这部分份额后美国种猪占了将近1/3的市场份额。而法国种猪也出现上扬,占有了超过1/3的市场份额。结合几年来的变化,种猪进口市场基本呈现出美系、加系和法系三分天下的格局。
供种公司的份额分布逐渐出现集中化的现象。除美国为代理公司进口(不含PIC)外,丹麦为丹育国际、加拿大多为加裕,而法国多为AXIOM。
曾祖代种猪进口曾连续两年折半
以未来30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计,按照正常繁殖效率,全国会有100万头的纯种猪市场空间,按每年淘汰30%计算,每年需要更换的二元杂母猪将接近1000万头。国内种猪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由于我国育种水平的相对落后,不得不进口国外优质种猪。2008-2009年,很多资本涌入养猪业。养猪业的发展扩大了进口种猪市场。这直接体现在2011-2013年期间,中国每年进口数量突破万头。随后市场变化,一度炙手可热的进口种猪市场两次降温,2015年全年进口曾祖代种猪共计4442头,相比2014年8659头、2013年1.73万头的进口量,历经两轮减半。
每年下跌原因都不同。2014年二元种猪行情糟糕,价格跌入“1000元”关口,倒逼养猪人采取务实态度,当年进口量不再过万。而2015整年相对猪价较为理想,二元种猪价格回升至1700元/头价位,但曾祖代种猪进口量反而继续减半。行业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养猪业结构性调整的开始,一方面进口种猪血统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可以提供优秀种猪的企业不断增多,养户也许可以不再迷信进口猪了。
法系、加系强势崛起
养殖结构的调整影响着种猪市场需求的变化。数量上,从2016年到现在,种猪市场普遍火爆,中国养猪企业从国外进口的曾祖代种猪也从2015年的4442头,增长为2016年的5746头。中国种猪市场需求还很大,前两年进口种猪数量持续低迷以及原种猪到了更新阶段,2017年进口种猪数量较2016年翻番,达到了10527头。
从进口猪的品系倾向上,继美系、丹系各领风骚之后,近两年来,加系和法系强势崛起。2015年,中国进口法系猪2542头,占总数的57%。2016年,中国进口加系猪3738头,占全国进口总数的65%。
美系、丹系在中国种猪业建立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前两年在进口曾祖代猪方面却表现平平,有种猪从业者向记者分析:美系猪骨头大、皮肤粗糙,相比其他品系显得“不好看”,丹系猪有太湖猪基因,生得多、初生重小,在中国的养殖环境里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在选择更多元的现在,种猪市场的取向变化是正常现象。
另外,以前精肉多、体型好的猪风靡养猪业,现在却倾向于高产、体型大的猪,能长到270-280斤重的猪最受市场欢迎。
近两年的加系、法系风头正劲,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生猪市场的需求变化,从崇尚单一性状,发展为对整体性能和效益的追求。与此同时,大型公猪站,冻精技术也在风起云涌地发展起来,为中国猪业这个庞大的基因市场增添了新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