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我国的农业、畜牧业大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特种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成为东南沿海等地区重要的畜产品供应基地。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产品供给。江西省作为养殖大省,在保证产品供给方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在过去多年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江西畜牧业已经具备了现代畜牧业的雏形,规模养殖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江西有规模养殖企业万头以上的猪场达200多个,全省规模化饲养比率达62%以上,畜牧养殖良种繁育体系也比较健全。
2006年至今,江西省经过两年的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现在已建立了完善的畜牧兽医推广机构,从而加大了在预防疫病,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和畜产品安全水平的能力。为此,今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畜牧业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保障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我们要解决畜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畜产品市场占有率。
落实支农政策 保证发展后劲
2006年猪价下降时,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要确保生猪生产的基础,主要是在良种上给予保证,并及时拿出1000万元来支持生猪养殖,保证了江西生猪发展后劲。
200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后,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不到3个月,生猪保险、良种补贴以及良繁体系建设项目全部落实到位,目前,全省母猪保险率达到90%以上。
2008年,国家政策已经非常明确,我们将尽快采取有效办法,把政策落到基层,落到养殖户,以便对生猪发展产生更大的效应。
生猪发展势头良好 供给能力得到提高
生猪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在2006年出现了波动,2007年生猪供应偏紧。
随着中央包括农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猪的生产发展。
从江西目前情况看,生猪发展势头良好,保障供给的能力逐步提高。每年生猪调出近1000万头,保障了沿海地区的市场供应。目前,生猪价位偏高,主要是市场供给矛盾以及成本增加的原因。预计到2008年第二季度后,生猪价格会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