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量。3月13日,记者从山东省畜牧兽医局获悉,2017年山东实现牧业增加值997.8亿元,增长3.7%;猪牛羊禽肉产量772.4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449.3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66.2万吨,下降0.8%;市场运行虽有波动,但效益水平整体保持稳定。
“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大逻辑就是农牧循环,畜牧业处在引领地位。”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张乃清总兽医师介绍,目前山东创建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97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1%;2018年再创建省级以上示范场200家,到2020年各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1.5万家,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85%。
畜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安全是基础。近年来,山东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7.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1.5%,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户关闭搬迁基本完成。去年,山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全年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高质量发展也就是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张乃清介绍,目前山东拥有11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种质改良和性能测定体系日益健全,良种比例逐步提高。培育“食安山东”畜牧业示范引领企业129家。无公害认证日益规范,累计认证无公害畜产品1478个,地理标志畜产品32个,5家畜牧企业获得“厚道鲁商”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