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00895.SZ,以下简称“双汇发展”)业绩遭遇营收和净利润同时下滑的尴尬。日前,双汇发展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营收为504.47亿元,同比减少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同比减少。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双汇发展近年年报发现,2014~2016年,双汇发展虽然营收处于波动状态,但净利润处上升态势。直至2017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17年年报还显示,在分产品方面,双汇发展低温肉制品和生鲜冻品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业内专家表示,双汇发展业绩下滑一方面跟产品创新不力、终端渠道扩张受阻存在一定关系,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猪肉价格下跌,其低成本获得美国猪肉的优势被削弱,或进一步侵蚀企业的利润。
记者就2017年度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致电双汇发展并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复。
营利双降
3月27日,双汇发展披露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同比分别下降2.65%、1.95%。
这是双汇发展近四年来营收和净利润同时下降。记者梳理其历年年报发现,2014~2016年,营收分别为456.96亿元、446.97亿元、518.22亿元,分别增长1.66%、-2.19%、15.94%,同期净利润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由40.40亿元增长至44.05亿元,增长势头直至2017年。
在2017年年度报告中,双汇发展方面解释称,公司坚持“调结构、扩网络、促转型、上规模”的战略方针,肉类外销量同比实现正增长,收入和净利润同比略有下降。但其并未给出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具体原因。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双汇发展净利润稳步增长得益于其依靠进口猪肉,尤其是美国猪肉价格低于国内猪肉价格的优势,但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商品猪价格下跌带动猪肉平均价格不断下滑,其低成本获得美国猪肉的优势被削弱,大幅度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导致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局面。
事实上,进入2017年以后,双汇发展营收和净利润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据双汇发展此前披露的2017年一季报、半年报以及三季报显示,其营收最高下滑达5.99%,而净利润则出现超过两位数的下滑。
在冯永辉看来,双汇发展业绩下滑不仅与其猪肉成本优势遭到削弱有关,还和其新产品销售未达预期有一定的关系。他表示,当前猪肉制品消费市场仍处于培育之中,消费者仍以热鲜肉和冷鲜肉消费为主,猪肉高低温制品为辅;其次,随着消费升级的影响,新生代消费者生活方式逐渐改变,日趋增加猪肉制品消费,但这种改变需要一个过程。
据了解,双汇发展目前已开发出高、低温肉制品、生鲜产品等1000多个品种,后又相继推出系列酱卤制品、糯米肠、腐皮鱼卷等新产品,并强调“每年新产品销量不低于当年肉制品销量的10%”。但记者并未在双汇发展2017年年报中看到相关新产品的销售数据,且公司亦未回复采访函中提到的相关问题。
记者登录双汇发展天猫、京东旗舰店看到,在产品销量排名上,仍以传统产品火腿肠为主。以双汇发展天猫旗舰店为例,销量排名第一的是玉米热狗肠,销量8.1万件,而卤味熟食零食猪蹄销量仅为几千件,差距悬殊。
不过,山东青岛地区一位双汇经销商告诉记者,相对于传统产品火腿肠而言,其销售较多的是新产品,原因在于“火腿肠价格透明,而新产品利润空间比较大”。该经销商同时告诉记者,就青岛地区而言,金锣产品的销售情况整体好于双汇的产品,因为“之前‘瘦肉精’事件影响仍然存在”。
终端销售渠道维护、拓展受阻也被认为是影响双汇发展业绩的因素之一。“店铺租金、员工工资等支出上升导致成本增加,使得双汇连锁店扩张缓慢。”一位双汇连锁店员工表示,“双汇集团自营门店有两种,一种是冷鲜肉店,另一种则是连锁店,前者由于加盟门槛、资金要求较低,扩张得比较快,而连锁店要求相对较高,且管理体系缺乏与时俱进,加之缺少对员工的培训,使得门店变革的措施难以真正执行。”随后,记者就加盟要求等问题以加盟商的身份联系其招商人员,对方表示,当前正在改造,暂不接受加盟。
成本优势将消失?
当前,国内猪肉价格仍继续处于下跌状态。农业部官网数据显示,2018年第13周(2018年3月26日~4月1日)猪肉周均价为17.16元/公斤,环比跌1.8%,为连续第5周下跌,同比低22.0%。此外,美国生猪价格及猪肉价格则处于上涨状态。根据双汇发展母公司万洲国际(00288.HK)2017年业绩公告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生猪价格平均为1.2美元/公斤,较2016年增长10%,猪肉价格增幅为6.9%。
随着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下滑,业内普遍认为,对于通过低价获取美国猪肉的双汇发展来讲,难免会受到影响。
“美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相对成熟,因此生产成本比国内低,但随着国内商品猪价格下跌带动猪肉价格下跌,二者的价差在逐渐减小,那么双汇发展通过较低价格获得猪肉的成本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冯永辉表示,2016年商品猪价格处在较高水平,但双汇发展能够通过进口美国的猪肉让净利润保持较高增长,但当前正处于猪价下行的行情中,商品猪价格已从2016年6月份最高点的10.6元/斤跌至目前的5.2元/斤,且存在生产过剩的情况,那么美国猪肉的价格优势已不再明显。
据了解,早在2013年,万洲国际收购了美国全球大型生猪养殖及猪肉生产企业史密斯菲尔德,从而使双汇发展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美国猪肉。2016年国内商品猪价格处于本轮猪周期高位,使得各类肉制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但双汇发展凭借进口美国猪肉的低成本优势,在2016年取得营收增长15.94%、净利润增长3.51%的成绩。
近三年年报显示,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特克斯”)均为双汇发展第一大供应商,二者为间接控股股东关系。双汇发展从罗特克斯采购分割肉、分体肉、骨类等产品,采购金额由2015年的16.99亿元跃升至2016年的41.91亿元,到2017年降至31.08亿元,降低原因则是中国国内猪价下降,中美猪肉价差收窄,进口猪肉量减少。在与年报同日发布的《2018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公告》中,双汇发展预计2018年向罗特克斯采购金额为36亿元。
艾格农业首席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猪肉价格不断下跌以及进口美国猪肉的成本上升,虽然会对双汇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具体影响大小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双汇发展母公司万洲国际不断在扩展欧洲的业务,后者通过史密斯菲尔德收购了波兰的4家肉制品公司之后,又收购了2家罗马尼亚肉制品公司。那么万洲国际可以将史密斯菲尔德的猪肉产品销往欧洲,而双汇发展则可以从欧洲进口猪肉。”马文峰进一步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