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专访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李景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04  浏览次数:4337
核心提示:专访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李景辉不到一年时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中国对其白羽肉鸡两大引种

——专访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李景辉

不到一年时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中国对其白羽肉鸡两大引种国——美国、法国先后实行家禽封关禁令。显得有些矛盾的是,“两禁”伴随着“双降”——中国白羽肉鸡行业连续两年发起去产能行动并减少引种量,但亏损仍在持续。为解开其中来龙去脉,《国际家禽》记者采访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白羽肉鸡联盟(下称“中国白羽肉鸡联盟”)、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李景辉。

《国际家禽》:您觉得如果法国禽流感疫情持续,会否影响2016年中国白羽肉鸡引种?

李景辉:目前,世界有曾祖代白羽肉鸡的国家并不多,与中国存在引种贸易关系的有英国、美国、新西兰、法国及西班牙等。2015年,美国、英国是闭关状态,原因是当地发生禽流感疫情。同年,中国引进白羽肉鸡70万套主要来自法国。2015年12月,因为法国也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随后对法国也停止了禽产品进口,现在就只有新西兰和西班牙了,由于新西兰、西班牙曾祖代白羽肉鸡规模有限,以往没有与中国进行过引种贸易,如果单靠新西兰、西班牙,2016年中国能够引进祖代白羽肉鸡在20万-30万套之间。

目前,美国有关方面正在申请按照区域对待疫病的方式向中国出口禽类产品事项,但开关并没有确切时间表。对于法国、英国,按照规则,需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宣布无禽流感疫情后才进入是否恢复贸易的评估阶段。以此看,法国、英国半年之内开关可能没什么希望。另外,像巴西、荷兰等国家,目前与中国没有引种协定,这些国家也在纷纷申请向中国白羽肉鸡引种事项,这个也没有时间表,据了解中国还没有派出评估组到申请国家。

从目前看,2016年中国白羽肉鸡引种量有几种可能。如果对美国年初按照区域对待,则引种数量就可以充分满足中国的需要,如果对美国区域对待延后到下半年,那么上半年中国的引种数量就会维持在10万套左右,依据中国现存祖代、父母代白羽肉鸡的数量,可以使2016-2017上半年中国商品肉鸡的需求量保持在每月4亿只左右。但如果2016年全年不引种(除30万套左右从新西兰、西班牙引入之外),到2017年下半年,将会产生肉鸡供应不足,但2016年全年不开关也不大可能;联盟的引种量计划保持在2015年的平均水平。

《国际家禽》:中美家禽贸易依然是敏感话题。美方专家日前提出,美国个别地区发生禽流感之后,中国对美国家禽实施了全面封关政策,这是不合理的。而中国方面认为,中国数年来大量进口美国家禽的同时,中国对美家禽出口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禽肉贸易并不对等。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景辉:我觉得,中美都是禽肉生产大国,各自国内的产能都大于本国需求,中国目前的产能大于需求更多(中国的增长空间比美国大)。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答。

一是中国和美国两国禽肉生产大国可以相互学习与交流,如在饲养技术、专业设备、兽医实践、饲料营养配方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其主要表现在中国在进口美国的祖代种鸡和养殖设备等,这是中国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反过来,中国在肉鸡各个生产营运环节也有很多突破,比如饲料配方技术和屠宰加工技术等。

二是中美家禽业在大规模的鸡肉贸易方面是不现实的。双方应该各自巩固、发展本国市场,开拓新兴肉鸡国际市场;由于肉鸡的不同部位在中美两国民众的消费偏好不同,中国人爱吃凤爪、美国人爱吃鸡胸肉,基于这一特点,中美在鸡肉贸易上还是存在互补性的,但是中国近些年开放着美国鸡肉进入中国,这些年进口的主要是凤爪(几乎美国的全部凤爪都到了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少量的鸡腿等,而美国一直以生物安全为由限制(实际是禁止)中国鸡肉进入美国,这样的单边贸易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近十几年来中国涌现出几十家优秀的白羽肉鸡企业,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可以到达美国标准,如果美国依然不对中国开发鸡肉市场,双边仅有的个别肉鸡部位的互补性贸易优势也不会顺利开展,对双边的业者和消费者都不利。

以此,就引到了下一个话题,美国希望中国能够区域性对待其禽流感问题。我个人认为,美国亦应根据不同省份或者区域对待中国的禽流感问题。这样,将禽流感或生物安全作为贸易保护武器的话,对双方具有同等效力。但反过来讲,中美需要寻求各自的市场,或者限制自己的产能,而寄希望于中美大量的鸡肉贸易,这是不现实的。

《国际家禽》:就国内而言,白羽肉鸡引种量两年来持续减少,为什么盈利能力没有提升而是持续亏损?在您看来,2016年,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盈利能力将如何?

李景辉:目前,国内祖代白羽肉鸡全部由国外引进,从2010年的100万套,到2013年的154万套,4年内增加50%。其结果是2011年盈利、2012年几乎不盈利,然后发展到2013年以后年年亏损。

为了联合起来控制引种量,同时也为了解决包括禽流感、鸡肉消费端、“速生鸡”等问题,2014年1月,中国白羽肉鸡联盟应运而生。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成立之后,把当年的引种数字调到118万套,2015年继续下调到108万套。由于美国一些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全年处于家禽贸易限制阶段,进而转向主要依靠法国引种。2015年引种70多万套,到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为什么2014年、2015年还在亏损,并没有完全摆脱2013年的颓势?这里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数年累计的产能并未完全释放。从白羽肉鸡扩繁及生产周期来看,通常引进的祖代白羽肉鸡产种蛋需要26周,种蛋集存再孵化出父母代白羽肉鸡需要4周;同理,白羽肉鸡从父母代到商品代,也需要30周,商品代白羽肉鸡出栏需要7周。这样,前后需要67周的时间。祖代白羽肉鸡能连续下42周鸡蛋,父母代也一样。所以,这个产能周期为109周。也就是说,一年的引种需要2.1年才能释放完毕。因此,造成2014年、2015年还在2013年产能释放的影响之下,亏损仍在持续。

其二,虽然我们对白羽肉鸡在祖代这个环节做了管控,但在父母代的环节还有百分之五六十是由非一条龙的父母代场来经营,这个环节我们不能直接进行有效管控,去产能只能通过祖代连续两年后减产后才能显现出来。

从供需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2016年要好于2015年、2014年。不管中间环节怎样,2016年总的产能会下降。在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供应量减少会使得肉鸡价格上升,这个经济效应在2016年就会表现出来。我觉得,坚持再过一年,如果从源头上把引种量降下来,那么两年后我们就能分享下调引种量后所带来的供需利益。

《国际家禽》:国内肉鸡产能是否过剩有什么样的标准?基于何种数据和分析?

李景辉:在理论上,1套祖代鸡可产生5000只肉雏鸡,那么154万套乘以5000,这一年所引的种理论上可产生70多亿只肉鸡。从过往的情况来看,2008年-2012年,每年白羽肉鸡的引种增长量大概有3%-5%,中国白羽肉鸡市场在这个时期是盈利比较稳定,3%-5%这个速度是比较正常的。由于2011年、2012年、2013年引种量均超过了10%,致使市场无法承受。

白羽肉鸡在中国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它拥有了将近1000万吨的基础,平均每人有7-8公斤的基础量了。每年引种10%以上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认为,2015年以前3%-5%是比较平均的、可以接受的。如今,鸡肉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以后白羽肉鸡每年保持在1%-3%的增长应是理性的,这是一个判定。

第二个判定就是行业的平均鸡肉成本,当肉价长时间低于行业平均成本时,就是供大于求!

根据2013年-2015年中国白羽肉鸡平均价格来看,高于一条龙的肉鸡平均成本,行业无法在市场上获利(不包括深加工产品带来的利润)。简单地说,就是从供应量的增长率和市场宏观增长率对比来看,新兴市场合适的增长率为3%-5%。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认为,新兴国家白羽肉鸡增长率为3%-5%,而鸡肉生产消费大国为1%-3%,但是我们这几年的增长率大大高于市场需求。

文/本刊记者 潘景闯

请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兽药宝是兽药行业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致欢迎您的关注!为您提供兽药行业热点分析,热点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 微信账号:eshouyao

▕ 主编微信:shouyaobao

▕ 投稿信箱:625108331@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