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为何都在喊赔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2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1
自去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但是生猪散养户、屠宰场和肉贩都喊利薄甚至根本就“没有赚到钱”,一些农民宁愿出门打工也不在家养猪,那么,市场肉价高,究竟谁赚了?应该如何做好“猪肉”这篇文章?记者调查发现———

  昨日,市商委最新监测显示,主城区生猪收购均价每公斤17.2元,猪肉批发均价每公斤19.0元,生猪屠宰量达到9000头,市场价格平稳,供应充足。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市猪肉价格在高区位运行已持续7个月之久,这样的“记录”在历史上颇为少见。不少市民发出感叹:“农民、肉贩肯定赚惨了!”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摊贩:有赚有亏

  1月13日下午6时,如同当日的阴冷天气一样,江北建新东路农贸市场显得格外冷清———肉摊前,买肉的寥寥无几,几个闲着没事的摊贩玩起了“斗地主”。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摊贩彭光云说,“去年以来,猪肉价格开始飙升,可以说‘一天一个价’,买肉的老顾客流失了很多。”直接的证明是,彭光云以前一天可以卖掉三头猪,现在两头猪也卖不完。

  “说白一点,赚与亏要看当天的销售情况———猪肉剩多了,摊主肯定亏;如果全部卖完了,摊主就有赚。”南岸区正阳农贸市场一位廖姓摊贩坦言。

  渝中区石灰市农贸市场摊贩陈位全,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操刀卖肉”,他提供了1月13日在华牧集团富邦食品有限公司购买猪肉的发票,上面清楚地记录着他当天以每公斤18.8元的价格购进了一头重量为78公斤的白条猪,总价 1466.4元。“那天,我的销售额为1552块钱,除去约29元的工商费、摊租费、运费,我的收入实际在56块钱左右。”

  调查中,数十位摊贩都表示,每卖1公斤猪肉约赚0.7元。

  由于利润较薄,为防止出现过多亏损,有的摊贩摸索出了“点猪”经验———即在屠宰前,自行到屠宰场预订瘦肉较多的猪。一般情况下,两头重量一样的生猪,“瘦猪”往往比“肥猪”多出瘦肉,最多可多出5公斤,折算成人民币,差价达60多元。而且,猪瘦肉越多,出货越快。

  14日凌晨1点,记者就在华牧集团富邦食品有限公司亲眼见识了一回“点猪”。运猪车抵达屠宰场后,守候多时的摊贩一拥而上,观察猪走路的姿势,用脚踢猪肚子,用手捏猪屁股……相中后,赶紧在猪身上标出独特记号———有打三角形的,有标英文字母的,还有直接在猪身上划横线的,表明这头猪已“名花有主”。经验丰富的摊贩自豪地称:“‘点猪’是一门技术活!”

  屠宰场:全线喊亏

  主城区各大屠宰场则是亏声一片。

  按理说,屠宰厂属于代加工,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制定,收入与支出相对固定,应属“旱涝保收”型企业,他们怎么会亏呢?


  “从去年至今,我们已亏了100多万元。”巴南结义屠宰场负责人吴清伟说。结义屠宰场是二级屠宰场,屠宰一头猪的开支包括检疫费4元,水、电、气费近3元,污水处理费2元多,工资3.5元,各种税费0.2元,算下来,总额不会低于12 元。按物价部门的核定价,每头猪可收取屠宰费等20元钱。但为保证市场猪肉供应,主管部门市商委与每个屠宰企业都约定了相应屠宰量,完不成“任务”将取消屠宰资格,因猪源紧张,为吸引生猪批发商提供猪源,结义屠宰场只能降价代宰或贴钱代宰,往往一头猪收的屠宰费只有10元左右,亏损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吴清伟的话在一级屠宰场华牧和今普也得到了证实。来自市商委的调查显示,目前主城区屠宰场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

  既然亏本,屠宰场为何要干?据知情人士透露,屠宰企业只要保住“牌子”,一旦行情好起来,“肯定会赚钱,现在贴小钱,只为将来赚大钱”。

  批发商:每头约赚10元

  在华牧和今普等部分屠宰场内,还有数量不同的批发商———他们租赁屠宰场的门市,负责接收猪贩运抵的生猪,再交给屠宰场屠宰。他们的获利又是多少呢?

  “赚多赚少,要看当天生猪供给量的大小,如果运抵市场的生猪少,就卖得起价钱,当天肯定要赚!”租赁华牧集团11号门市的批发商李应说。

  以本月12日为例,李应卖给屠宰场24头生猪,平均每公斤18.3元,除掉运费等150元,当天共赚了180元,每头猪赚了7.5元。

  “除去成本,平均每头猪赚10元钱!”华牧集团1号门市批发商王强称,“有些人以为涨价我们得了暴利,实际上我们赚得很少。搞猪肉批发主要是走量,利润并不大,以前生意好的时候,每斤能赚四五角钱,如今每斤也就一两角钱,如果卖出的量少了,利薄了,生意当然就难做了。”

  还有批发商称,卖不出去的生猪放到第二天,卖相就不太好了,体重轻了不说,卖价也会降低。如果留到第三天,猪不仅掉膘三四公斤,卖相也更加难看,这时,往往会被当作次品降价处理。

  猪贩:利薄风险高

  “利薄风险高!”谈起贩猪的利润,来自涪陵区珍溪镇的猪贩何四用五个字进行了概括。

  何四每月要从云南曲靖、贵州遵义等地组织3批生猪到重庆。本月14日,他从云南曲靖运回110头猪,约11吨,当地的收购价每吨为15600元。运抵重庆后,他再以每吨17100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商。

  “一出一进,当天毛利为16500元,除去路途掉膘折耗、运费等13500元钱,共赚3000元钱,摊下来,每公斤就赚了0.27元。”何四说。

  “运猪就是一场赌博,运气好的话,还是有钱赚,但运气差的就亏得凶!”今普屠宰场猪贩黄师傅称,如果猪在路上或在屠宰场还未宰时就死了,就要被处理掉。这样,猪贩的钱就只有“打水漂”了。

  散养户:养猪不划算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生猪养殖环节。

  丰都县崇兴乡黎明村九组共有86户人,上个世纪90年代几乎家家都养猪,而现在养猪户仅有13家了,且养猪的绝大部分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为什么不愿意养猪?

  “不划算,养猪不如外出打工。”该村村民霍永芳称,现在仔猪的价格已涨到每公斤 25元,一头30公斤的仔猪要750块钱,养到100公斤左右出栏,按照现在生猪出栏价格每公斤约15元计,每头猪可卖1500元,差价为750元,除去 400元左右的饲料费,一头猪可赚300-400元。如果一家人养4头猪(至少需要两个人),最高也不过赚1600元。

  “养这样的猪,至少得花4个月的时间,平摊下来每个月仅赚400块钱。”崇兴乡党委书记王朋飞说,这是很多村民更愿意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这种现象在合川、江津、酉阳、云阳等地也很常见。

  重庆社科院有关专家称,对于农村养猪散户来说,养猪相当于将钱“零存整取”,将劳动力兑现成货币。同时,养猪户还有“三怕”:一怕猪价下跌,二怕饲料涨价,三怕猪生病。

  难怪有人这样戏说散养户:“1/4的人在笑,因为他们赚了钱;1/4的人在哭,因为他们亏了本;1/4的人在微笑,因为他们有微利;1/4的人不吭声,因为他们刚保本。”

  症结:“大头”被外地赚走了

  市场肉价高位运行,但是流通环节和散养户都喊“赚得不多”或“没有赚到钱”,那么,钱究竟被谁赚走了?

  答案是:本市和市外规模养殖户。

  “从现在的情况看,每头商品猪的利润在300元左右。”荣昌县海螺村养猪大户刘志国坦言。据了解,去年他共养生猪约1000头,算下来,利润在30万元以上。

  合川区胜达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周相林也称,去年合作社128户社员共出栏生猪2万余头,销售额达2000万元,利润颇丰!

  巨大利润诱惑下,重庆华牧、重庆结义等屠宰场纷纷加入养猪行业。据称,现在两家屠宰场分别喂养了300多头种猪。“我们加入养猪行业,就是看好生猪规模养殖的前景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华牧集团副总经理陈天毅称。

  那么,去年一年,我市到底有多少养猪户享受到了规模养殖带来的“喜悦”?

  市农业局的统计显示,去年重庆共出栏生猪1980万头,其中规模化养殖户提供的生猪量仅占1/4,其余3/4都是散养的。

  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让我们深思:来自市商委的信息表明,去年9月以来,主城区每天屠宰量保持在9000头左右,“其中60%的生猪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山西等地”。

  也就是说,一方面,外地生猪入渝保障了市场的供应;另一方面,外地生猪也赚走了我市生猪市场利润的“大头”。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粗账,以主城每天生猪屠宰量9000头算,就有5400头生猪来自外地。如果生猪批发价按每公斤14元、每头猪90公斤算,市民为此每天仅买猪肉就支付680万元。一个月下来,就有2个亿用于向外地购买生猪。这还不包括我市有关方面组织人员到外地收购生猪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成本。

  于是,一个问题就出来了:既然规模养殖能赚钱,为何我们的规模养殖却不成气候呢?

  市农业局人士称,束缚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原因很多,如占地面积太大,养猪户贷款难,生猪养殖风险高,标准化养殖程度低,污染处理难度大等等。

  出路:走规模化养殖道路

  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在调研节日市场供应时指出,要大力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培养出一批养猪大户,既解决市场的长期供应问题,又能为农民增加一条致富渠道。

  今年,市政府将安排4亿多元财政资金,专门用于生猪规模化养殖,使我市生猪规模化养殖率在5年内达到40%-50%。

  在去年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养殖大户提供担保贷款,并在4区县试点生猪保险的基础上,一系列扶持措施先后出台:从今年开始,一头能繁母猪的补贴增加到了100元,3月底前,全市130万头能繁母猪全部参加保险;扶持建设30个标准化生猪人工授精站,每个补贴10万元;符合条件的原种猪场引入原良种猪,每头可获一次性补助5000元;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今年全部实行免费免疫和强制免疫……

  有关专家对我市发展规模化养殖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选址在三峡库区和渝东南等偏远地区,采取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重点扶持年出栏300-400头生猪的养殖户。“这样的养殖规模,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投资压力也不大,还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

  二是确立凡规模化养猪必建沼气池的制度。这样既可消除粪便污染,又能增加农村能源;既能净化村庄环境,又能提高肥效。

  三是企业要与西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加大猪肉深加工的研发力度。猪肉产品深加工有四个“好处”,一是有利于调节市场,均衡供应;二是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三是有利于增值增效,实现多赢;四是有利于转移劳动力,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目前,发达国家3-5头猪中有一头用作深加工食品。

  四是建立生猪养殖防范机制,设立生猪收购保护价和成立风险基金。对生猪养殖实行市场保底价,当生猪市场价格下降到盈亏点以下时,由政府指定大中型猪肉加工企业按一定的价位予以收购储备,如果出现亏损,亏空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五是省去猪肉流通中的一些不必要环节,建立起养猪大户直供屠宰场的对接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